黃江天:全球唯一沒有領土的國家

上期談到香港授勳的歷史演變。有朋友說馬耳他授予他聖約翰爵士勳銜OSJ爵士。其實此乃指馬耳他騎士團,全名是 「耶路撒冷、羅德島及馬耳他聖約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而馬耳他共和國,則是位於南歐的一個共和制國家,屬英聯邦和歐盟的成員國。

根據1933年美洲國家所簽訂的《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國家作為國際法人應具備以下要件:1)永久人口;2)界定的領土;3)不受他國統治的政府;4)與他國交往的能力關係。二戰後被海牙國際法庭引用為國際法判定國家之標準。

馬耳他騎士團以 「其他實體」(other entity)的身份,在1994年成為聯合國的觀察員,但它實際上卻是一個 「沒有領土的主權國家」。其「國家形式」只是 「位於」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佔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馬耳他宮,居民只有幾十人。然而,騎士團則是受國際法所接受的主權獨立的天主教修道會 「國家」,是世界上唯一有主權無領土而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王國,是中古世紀騎士團的主要傳承者,而現在則是以宗教慈善醫療組織在運作。何以一個沒有領土的騎士團能成為國際法上特殊存在的 「主權國家」?這則需回帶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對抗的大歷史中,方能明白。

說話公元1099年,東方的北宋和契丹都已進入衰敗期,而遙遠的西方亦不安寧。七世紀時,阿拉伯人在中東迅速崛起,建立了威震世界的阿拉伯帝國,並向歐洲擴張,佔領了大片歐洲土地,包括宗教勝地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強迫歐洲人改信伊斯蘭教,歐洲人強烈反抗,此乃著名的十字軍東征。1099年,歐洲宗教組織成立了三個由貴族組成的騎士團。

完全喪失領土的聖約翰騎士團,在 1822 年的維隆那會議(Congress of Verona),仍被列強承認為 「主權國家」。1869年,意大利政府給予騎士團在馬耳他宮治外法權的地位,騎士團官員也享有外交特權,騎士團有兩棟享有治外法權的建築物,一為羅馬市區的馬耳他宮,二為以及在羅馬近郊目前作為騎士團外交部、駐意大利及駐教廷大使館的馬耳他部。騎士團在120個國家設有大使館、辦公室及醫療中心。既然是國家,那就會相應的國家機構,騎士團還有國歌、國旗,官方語言(意大利語)。基於其濃厚的宗教色彩,所以元首不叫總統,而叫大教長。還設置事務大臣、外交大臣、財務大臣等。

當然,同樣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城內另有一個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就是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即和天安門廣場面積相若。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中國並沒承認馬耳他騎士團是國家,但承認是個准主權國家。騎士團也沒有和中國建立關係。現在承認騎士團的有一百多個國家,如德國、法國、加拿大等。而各國駐騎士團的大使,基本上都由該國駐羅馬教廷的大使兼任。馬耳他的常駐人口太少了,但有 「名譽國民」,總共有一萬人左右。

你有興趣做其 「名譽國民」或「爵士」嗎?

黃江天:法學博士、仲裁員、調解員、憲法與基本法研究專家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