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關懷協會 少數族裔的家

在華人居多的香港,少數族裔群體一向不為社會重視,幸好近年有不少民間組織主動為他們提供支援。今年初才成立的少數族裔關懷協會是其中之一。

少數族裔關懷協會創辦人白俊達(Jimmy) 是在本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向來積極投入義工的他,幾年前萌生組成協助少數族裔義工團隊的念頭,後來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一拍即合,促成了協會的誕生。目前協會已組成30至40人的義工團隊。

318QC002_
▲少數族裔關懷協會創辦人白俊達Jimmy

貼錢辦義工活動

然而,協會成立之初卻面對不少挑戰。「我們全是義工,沒糧出之餘,甚至有時要貼錢搞活動,但只要能幫到人便覺得開心。」Jimmy表示, 協會近來得到華懋集團支持,活動可以更多元化,包括在剛過去的夏天舉辦了少數族裔女子游泳班,反應熱烈。

根據統計處數據,撇除外籍家傭後,本港的少數族裔人士有逾26萬,佔全港人口約3.6%,當中少數族裔青少年出路少是一大難題。Jimmy認為,問題源於有些少數族裔母親比較封閉,不會主動接觸社區,亦不讓孩子外出,結果對本港社會一無所知, 「所以我們搞活動也會從家長方面着手,製造多些機會讓少數族裔和華裔家長接觸,大家建立互信。」

Jimmy指出,特別希望少數族裔人士尤其是青少年多參加社區活動,因為任由他們終日無所事事,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協會在早前以防火信息為主題,舉辦了一場青少年曲棍球賽事,當中還加入消防員招募環節。協會最近亦幫助兩位少數族裔青年成功投考消防員,其中一人更將於11月底行結業禮。

318QC005_
▲協會召集少數族裔人士義務清理颱風後的塌樹
318QC007_
▲協會舉辦青少年曲棍球賽事,加入消防員招募環節

過來人經歷 成助人動力

少數族裔關懷協會成立將近一年,已漸上軌道,但礙於資源和人手所限,大部分活動由構思到宣傳海報設計等都由Jimmy負責。雖然他任職保安工作繁重,但對協會事務十分上心,從不言倦。

年過40的Jimmy告訴記者,在他成長的年代,社會對少數族裔支援少之又少,甚至帶點歧視,少數族裔不論是找工還是融入社群,都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我自己經歷過這些,很希望現在可以幫助其他少數族裔人士。」

Jimmy 的中文讀寫程度一般,卻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他留意到時下在港生長的少數族裔孩子廣東話口語能力比他那一代遜色,更不用說讀和寫。原因是以前鄰里關係好,同一屋邨的小孩經常一起玩耍,很快學懂廣東話;反而現在大家各顧各的,加上大多數少數族裔青少年就讀非華裔學校,圈子小,以致很多人都因不懂書寫中文而難以找到理想工作。正因為這樣,協會很重視對少數族裔孩子的中文教育,以後還計劃開辦普通話班,增加他們的競爭力。

318QC003_
▲協會獲華懋集團支持舉辦少數族裔女子游泳班
318QC006_
▲協會鼓勵各種族人士共融

盼各區皆設辦事處
回想協會成立初期,連會址也沒有,每次開會都要找不同的地方,物資亦要存放各成員家中,Jimmy笑言曾因此被母親投訴。後來,協會會長在自己位於旺角的辦公室闢出部分地方用作協會日常的會務運作,才解決了問題。

談及未來,Jimmy希望協會日後能發展至每一區都有服務中心。他說,協會現時也會安排年輕會員探訪長者,讓年輕人學習關心家中長輩,並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服務社群, 「我覺得在香港住的,就是香港人。」

318QC004_
▲協會安排年輕會員探訪長者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