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殯儀館 戰後香港殯儀文化的改變

過去華人舉行喪禮,一般都會在家中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九龍,居住環境惡劣,加上市區樓宇層數不斷增加,民居已不適合用作靈堂,故不少市民去世,不少家屬都會選擇在殯儀館舉行喪禮。此外,戰後香港政府基於衛生的原因,加強對屍體處理程序的監控。1947年香港市政局通過管理殯儀館(私家殮房)新規則議案,嚴格規範殯儀館的運作,也迫使業內人士必須提升殯儀館的服務質素,以回應政府與社會人士的要求。

九龍首家殯儀館的激烈兢投

1950年代初期,香港的殯儀館主要集中於港島灣仔一帶,九龍並無合乎新法例要求的殯儀館。有鑒於此,市政局民選議員李有璇醫生建議在九龍興建殯儀館,獲市政局投票通過建議,港府隨即撥出大角咀楓樹街的一幅土地,用投標的形式,用作興建私營殯儀館之用。按照標書的規定:投得者須於投得後24個月內,在該地段興建價值不低於15萬港元之建築物,租期75年,期滿得另訂租額,續租75年。投標當日盛況空前,本港不少著名殷商如蕭明、霍英東、趙聿修等均有參與。投標底價本為30.8萬,蕭明用113萬元的高價競投,最後卻被胡好(富商胡文虎的第三子,1951年因飛機失事逝世)夫人以115萬元投得。可是胡好夫人未能及時繳交價款,土地再度拍賣,最後由蕭明聯同吳海霖(影星吳耀漢之父)以77萬投得。後來港府本來在大角咀批出第二塊土地作為殯儀館用途,但因在拍賣會上無人投標而作罷。

117QC001_
 ▲九龍殯儀館開幕廣告
117QC006_
▲殯儀大王蕭明(右)

殯儀服務的創新

1959年5月21日九龍殯儀館正式開幕啟用,蕭明謂全館包括地價共耗資180萬。九龍殯儀館在香港殯儀服務業上有兩個創舉:第一,全館設計華美,所有室內地方都設有空調,設有自動電梯,被媒體號稱是當時 「遠東第一」的殯儀館。全館共分三層:地下有兩個大禮堂,分別可容800人及200人,堂內髹上七彩顏色,有助緩和遺屬的哀痛情緒。第二,打破過去本地業界的慣例,為滿足家屬男女有別的要求,聘用女化裝師為死者服務,從此加入此行業的女性不斷增加。直到今天,遺體化裝師的從業者基本上以女性為主。為加強競爭力,九龍殯 儀館提供廉價的 「節約殯禮」服務,推出包括棺木、接體入館、潔體化妝、小殮大殮、出殯土工、禮堂拜祭、公眾墳地、墓前石碑的套餐,費用只收250元。九龍殯儀館亦成為九龍的重要場所,不少名人如影星李小龍、李婷、樂蒂、邵逸夫的兄長邵邨人的喪禮儀式,都在該館進行。

117QC007_
▲九龍殯儀館的禮堂
117QC008_
▲李小龍的喪禮於九龍殯儀館舉行

紅磡殯儀區的形成

九龍殯儀館作為九龍區唯一殯儀館的地位,直到1970年代始被打破。當時東華三院有意開辦慈善殯儀館的服務,市政局亦擔心殯儀服務會被少數人壟斷,故此撥出紅磡、鑽石山的地段用作興建殯儀館。隨着私營的世界殯儀館(1975年落成)、紅磡公眾殯儀廳(即後來的福澤殯儀館,現正裝修等待再度投標)及東華三院萬國殯儀館的成立,長生店陸續進駐鄰近地區,紅磡逐漸發展成為本港著名的殯儀服務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