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金鐘至大圍的沙中線工程近來連連被揭出現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有區議員披露,原來沙中線除了工程問題,動工至今也為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呼籲港鐵盡快安全地完成工程,如期通車。
無視居民需要施工諮詢未到位
由政府出資興建、並委託港鐵進行規劃和設計的沙中線項目,於2012年動工,旨在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網絡,方便市民出行。待工程完成後,九龍區多個原本鐵路抵達不到的地方,如土瓜灣、啟德、宋皇臺等將會設有港鐵車站。
但諷刺的是,沙中線動工以來,由於港鐵對附近居民和商戶的諮詢工作做得不到位,許多市民的日常生活反而備受干擾。
「綜合居民的意見和期望,最重要是安全地如期通車。」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沙中線工程在大約七、八年前刊憲至今,居民一直忍受着工程帶來的不便,包括周邊環境塵土飛揚、震動、噪音,以及行人路和交通改道等。
「行人路和車路改道或封閉,很多時候都是他們單方面計劃好,然後才來知會我們,並不會第一時間考慮到附近居民和商舖的需要。」關浩洋批評,施工一方傾向從他們進行工程的角度考慮,忽略了居民也是持份者,需要共同承擔工程帶來的影響,「我們往往要三翻四次去提出要求,他們才願意作出改動,而那些改動卻並非完全符合居民所接受的方案。」
工程 「四宗罪」揭溝通機制缺陷
另一邊廂,近來沙中線工程問題越揭越多,至今已爆出至少 「四宗罪」,除了紅磡站和土瓜灣站先後出現鋼筋造假和鋼筋被削的情況外,早前因工字鐵支撐結構問題而被港鐵勒令停工的會展站,日前又被傳媒揭發因畫錯圖則而導致其中兩幅牆前後調轉安裝。

關浩洋認為,若港鐵溝通機制完善,很多事情都能順暢地解決, 「雖然土瓜灣站未必會形成很嚴重的安全危機,但始終因為他們的通報機制不完善,甚至經傳媒披露消息才知道問題的存在,難怪居民感到擔憂。」
關浩洋強調,工程安全是居民最關心的一環,建議港鐵及有關方面主動和積極地做多一些監察工作,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匯報。他表示,區議會一個工作小組在6月底會專門討論沙中線事件,工作小組已表明不接受近來的事件影響到通車,以及希望港鐵等方面能交代安全問題。
6月21日,港鐵董事局召開特別會議後終於承認,通報機制的確不理想,將檢討整個沙中線工程管理程序,期望三個月內完成。路政署則稱,已安排在短期內與港鐵會面,檢討如何實施監督工程制度,並要求港鐵就會展站挖掘工程作出全面和詳細交代。
工地發現文物工程一再延誤
項工程分為 「大圍至紅磡段」 和「紅磡至金鐘段」 ,前者把現有馬鞍山線從大圍經東九龍連接西鐵線,組成一條新鐵路線─屯馬線,後者把現有東鐵線從紅磡延伸過海至灣仔北及金鐘。港鐵預計兩大工程將分別於2019年和2021年完成。
可惜好事多磨,沙中線除了近來被發現工程多番出現問題,土瓜灣站附近宋皇臺的施工範圍在2014年發現古井和錢幣、陶罐、瓷壺等大量宋元文物,也導致工程因而延誤近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