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流行用家組裝桌上電腦的時代,高登與黃金商場可說是電腦玩家的潮流勝地。
高登電腦中心與黃金電腦廣場均同樣位於深水埗福華街的黃金大廈。而高登電腦廣場一般被認為是高登電腦中心的新翼,兩個商場之間互通,卻各自有獨立的樓梯和扶手電梯上落,地面入口只有桂林街一處。高登電腦廣場於2007年年初才落成,為原來的高登33電腦廣場及銀都桌球城改建部分。
從時裝批發市場到電腦商場

黃金大廈的商場在1970年代本是一個以時裝批發為主的商場,隨着香港電腦業日趨發達,加上鄰近電子產品集中地鴨寮街,商場在1980年代搖身一變,成為專門銷售電腦及週邊產品的商場。
最早改建成電腦商場的是位於黃金戲院樓上的高登電腦中心,當時主要發售和電腦有關的電子零件及蘋果電腦Apple II兼容機。最早期的電腦,以卡式錄音帶儲存數據,用卡式錄音機接駁電腦輸入資料,後來改用磁碟及磁碟機輸入數據。
到了1980年代,個人電腦普及化,桌面電腦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高登與黃金商場也成為電腦用家的購物勝地。在1980年代至2010年間,高登與黃金商場遍布不少專門為顧客組裝桌上電腦的店舖,因價格廉宜,深受一般本地消費者的歡迎,以致一般電腦店自行裝配出售的電腦,也被統稱為 「黃金嘜」品牌。
由於早期外國軟件價格昂貴,一般用家亦缺乏使用正版軟件的意識,香港政府亦未有嚴厲執法打擊盜版活動,所以黃金商場出現了不少專門售賣盜版軟件的店舖。至1990年代以後,香港海關大力打擊盜版軟體,售賣盜版軟件的店舖亦逐步銷聲匿跡。
千禧年代以後,由於電腦生產商推出廉價的套裝桌上電腦,以及手提電腦價格下滑,加上智能手機的功能日趨完善,使組裝桌上電腦的銷情受到影響。高登與黃金商場內的部分店舖亦開始轉營手機銷售及維修業務。
高登討論區的出現
1990年代後期,由於互聯網在香港流行,把商店間的競爭帶到網上。為了保障顧客免於受騙,商場同業建立了一個網站,將電腦產品的市價在網站上公開。網站後來增設討論區,並且慢慢演變成為了今時今日著名的高登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