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這八道菜 等於喝油

本版主持: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得動脈硬化、心梗、冠心病,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吃進去太多油脂了!油吃得太多,很容易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小編今天就整理了心血管專家在外從不點的菜,您一定要收好,下次可別再點。

心血管專家在外從不點的菜,個個都是吸油菜:
1.燒茄子
燒茄子吃着最香,也最好送飯。有所不知的是,茄子疏鬆多孔,過油後茄子會像海綿一樣吸收大量的油。20171213p17-image2
2.地三鮮
地三鮮這道菜主要食材是薯仔、茄子、青椒,可這些食材都需要過油炸。走油後,其含油量比一碗油滋滋的紅燒肉還要多。
20171213p17-image3
3.乾煸豆角
乾煸豆角,聽起來似乎與過油無關,其實豆角也多半是油炸過的。油炸的乾煸豆角不僅熱量超標,還有可能帶來安全風險。因為在油炸時,豆角可能外焦內生。而如果豆角不徹底做熟,就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20171213p17-image4
4.炸藕盒
雖說藕是養生的食材,但它的澱粉含量和薯仔接近,加之外表包住面粉,這樣富含澱粉的食物經過高溫油炸會產生丙烯醯胺等致癌物。同時藕盒上吸附了大量油脂,過多食用對健康着實有害。
20171213p17-image5
5.水煮肉、水煮魚
水煮魚、水煮肉是我們最常點的兩個「水煮菜」,但其實我們吃過的都知道,這根本不是水煮菜而是油煮菜。雖然水煮肉湯裏面,上面是油下面是水,但當夾起肉時上面的油會吸附在肉和菜上,非常不健康。
20171213p17-image6
6.干鍋菜
干鍋娃娃菜、干鍋千葉豆腐、干鍋白菜,這些幾道常見的干鍋菜。但干鍋菜想要達到「麻辣鮮香」的特色,大部分食材需要經過「走油」工序。這樣一來干鍋菜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此外,干鍋菜一般都需要持續加熱,最後大部分油脂都會被菜吸收。
20171213p17-image7
7.毛血旺
毛血旺可以說是一道重慶名菜,同時也是一道非常「吃油」的菜。所有菜幾乎是用油來煮的,可以說吃一口都是在喝油,一點都不誇張。
20171213p17-image8
8.鍋包肉
這是一道東北風味菜,做法是把豬里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落鍋炸到金黃色再撈起,再落鍋拌炒就可以了。光油鍋至少就要走幾次,其高油的本質可想而知,所以為健康,還是少食為妙。
20171213p17-image9

下面十種有益於心血管的食物,就要多食
大蒜:可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並預防血栓的生成。
蘋果:可降低低密度脂膽固醇,提升高密度脂膽固醇。
黑木耳:內含高量膳食纖維、卵磷脂、膠質、胡蘿蔔素,亦有抗凝血作用。
海帶:有降低膽固醇之功效。
燕麥:可以有效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膽固醇之數植。
洋葱:可以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症。
山藥:富含膳食纖維,其粘稠液狀物可以提升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魚油:內含EPA及DHA不僅活化腦細胞功能,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以及血中三酸甘油脂,有血管清道夫的稱呼。
番茄:具有強大之抗氧化劑,還可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
圓白菜:被譽為「血栓斑塊清道夫」,可降膽固醇、幫助血壓更加穩定,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患者、肥胖者的輔助食療菜品。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