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宇﹕盼政府為九龍海濱注入「靈魂」

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到要美化海濱,鼓勵社區善用海濱,增添生氣活力, 為市民創造更多優質的公共空間。要美化海濱,遠不止依靠現時的海濱公園及海濱長廊。美化海濱實際上是一個需要整體規劃的事情。以中環新海濱城市為例,該計劃的設計目標除了包括提供令人嚮往的休憩用地,亦包括配合交通,基建配套以促進經濟動力。換言之海濱需要的不單是表面的設施,要持續地達到美化海濱的效果,規劃需兼顧其內在元素,要為海濱注入「靈魂」。
在海濱規劃上九龍半島明顯落後於港島。縱使不少機構,政黨都甚為關心九龍的海濱發展,但到現在有關部門在對待海濱規劃上仍缺乏整體性。
紅磡海濱花園落成於2011年,紅磡海濱的商業項目如嘉里酒店亦於近年陸續完成。根據當初的計劃當這些商業項目完成後,紅磡碼頭將會迎來徹底的改變。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政府仍對閒置多時的天星碼頭視若無睹。即使當區議員,地區人士一直爭取活化碼頭,政府仍對這些聲音置若罔聞。過往政府也許仍能以經濟考慮為理由把這些計劃暫時擱置,但現在該區實際上已擁有足夠的條件,足夠需求去發展水上的士,碼頭茶座,大型都會公園等商業,休憩及旅遊項目。現在需要的是當局願意放棄「斬件」式發展思維,視海濱為一個整體以為它注入「靈魂」。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