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選舉競爭激烈

59人角逐36席位
備受關注的第13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將於下周二舉行。本屆選舉共有59人報名參選,角逐36個席位,比上屆52人參選的情況踴躍,競爭更為激烈。

參選人須擁護基本法
本屆人代選舉會議成員共有1989人。根據選舉規定,有意參選人士需要取得10名以上選舉會議成員的提名信,並在12月4日或之前親自送交選舉工作辦公室報名。在下周二的投票日,將採用「全票制」,即投票人必須投選36人,多一人不行,少一人也不行,否則當作廢票,而得票最多首36人將會當選。
值得注意地是,本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新增了一項規定,要求所有參選人作出聲明,擁護憲法、香港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特區。當他們在報名後、當選後甚至當上人代後被發現違反聲明內容,可被取消資格。
綜觀本屆人代選舉的參選名單,有多人是爭取連任的人大代表,當中包括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葉國謙參與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第15個年頭。
20171213p4-image2

葉國謙:社會對人大有更深認識
對於港區人大代表的工作,葉國謙接受訪問時說:「其實和內地的人大代表的職能沒什麼不同,但其中有一點不同,就是我們需要維護香港同胞在內地面對的問題,比如他們有不少人在內地工作,約有34萬港人在內地生活。他們面對生活、工作的問題,他們子女讀書問題也是我們關心的。」
葉國謙指出,回歸20 年來,經歷了數次的人大釋法,本港社會對人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知道人大代表位置重要。再加上第12屆人大代表中,有10人因為年齡或個人原因選擇不再參選人大,無形中讓人看到本次選舉有更多機會當選,因此參選的情況較以往積極。
張俊勇:冀助港青年融入大灣區事實上,現屆港區人代36人中有不少人放棄爭取連任,以致本次選舉湧現了不少新人加入角逐。5年前競選港區人大代表落敗的經民聯青委顧問、執委張俊勇,這次就銳意捲土重來。他接受訪問時指出,雖然自己上屆參選落敗,但過程開心和學習到很多,包括加強了人脈網絡,這次再度參選人大,他會盡力並且有信心當選。
張俊勇提出五大政綱,包括:強化《基本法》教育;推動本港社會、政治、司法制度的創新;協助更多本地年輕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國家規劃構想內;推動創新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整合;推動《基本法》廿三條本地立法。「一國兩制」給予香港很大的優勢,發展空間大,尤其是香港可搭上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便車,更是難得的機遇。他強調,如果自已能當選人大,會全力推動香港在大灣區的發展,同時亦會加深內地對香港的認識。
他強調,香港本身的優勢是中西合璧,有東西方最好的東西,只要能把握機會,背靠大灣區資源,結合香港優勢,從而推廣出去,可以影響到其他地方。他說,大灣區不只輸出產品,亦是文化、思想及價值觀等更深層次的輸出地,可以引領世界潮流。例如過去中國為何能在短短數十年發展驚人,令人民富起來,這方面很值得其他國家借鑑。香港如能把這哲學理論化,透過不同的應用,再推向海外其他國家,亦會有巿場。

葉國謙訪問-(本報記者麥潤田攝)
葉國謙希望繼續在全國人大代表層面上為國家、為港人服務

泛民加入戰團當選機會微
另外,也有不少泛民人士報名參選人代,包括七名雨傘運動後組成的「旺角鳩嗚團」7名成員、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民主300+高教界選委王凱峰、基督教選委林亨利、香港民主進步黨楊繼昌等。不過,在近2000張選票中,泛民只手握200多票,一般相信他們當選的機會微乎其微。
20171213p4-image4

梁秉中成「遞補王」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只有36名,但根據規定,如果在任的人大代表因故出缺,會由選舉中得票靠前的參選人補上。資料顯示,無論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都有參選人遞補成為人大代表。
其中,醫學界教授梁秉中曾經參選第9屆、第10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而且巧合地皆排名第37位,未能當選。不過,9屆人大代表廖烈科於1998年在泰國布吉旅遊期間因病逝世,出缺的人大席位就由梁秉中補上。在其後的第10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任期內,梁秉中又因為鄔維庸病逝,再次遞補成為當界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有資深的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笑稱,梁秉中堪稱人代「遞補王」,「以前大家看到有梁秉中參選都很害怕,梁秉中沒有參選後才沒有這種擔心。」

20171213p4-image5
張俊勇(右一) 5年前競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落敗,這次捲土重來,提出協助本港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

本屆港區全國人代參選名單(共59人)(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庭聰.王敏剛.王凱峰.田北辰.何建宗.何淑如.何漢權.吳亮星.吳秋北.李引泉.李君豪.李應生.季霆剛.林亨利.林順潮.林新強.林龍安.姚祖輝.洪為民.胡健華.胡曉明.袁月卿.馬逢國.馬豪輝.張明敏.張俊勇.張德榮.郭家麒.陳勇.陳亨利.陳振彬.陳曼琪.陳智思.陳曉峰.黃友嘉.黃玉山.黃均瑜.楊繼昌.葉玉如.葉國謙.葉慶祥.葛錦華.詹美清.雷添良.廖長江.劉夢熊.蔡毅.蔡素玉.鄭耀棠.盧里安.錢寶芬.霍震寰.鄺美雲.顏寶鈴.譚志源.譚耀宗.關景輝.龐維仁.顧步青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選舉歷程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時,沒有特定的來自香港的人大代表,因為當時中英關係的狀況還不允許香港的愛國人士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直到於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時,港澳代表才隨廣東代表團一起進入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可以說,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歷史始於1975年的第四屆人大代表,當年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共有14名,均是以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與,直到回歸後1998年開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才不再作為廣東省代表,而以香港代表團的身份參與全國人大。
第一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於1997年12月舉行。根據全國人大1997年3月制定的九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辦法,香港特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由一個選舉會議選出。

20171213p4-image6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宜昌市規劃館
20171213p4-image7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陜西省的西鹹新區
20171213p4-image8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在廣東調研東江水污染防治情況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