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十分注重養生,認為只要通過這當的養生就可以「得道升仙」。其實道家認為的「得道升仙」是指比一般人更健康長壽和看上去更年輕。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根就不會根絕。道家講求「法自然」,即是做任何事都要順應自然的規律,這樣才會發展得好。道家的養生中認為身體之所以有病,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自身不能順應自身的自然規律。
在道教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這套道家的養生法是與中醫理論相結合,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着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子
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
膽經當令
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裏, 「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十一個藏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
凌晨一時至三時
肝經當令
靜心養氣是最好的護肝方法。要特別注意的是,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
凌晨三時至清晨五時
肺經當令
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有深度睡眠,不適宜受到打擾。
卯
清晨五時至早上七時
大腸經當令
宜早起,然後活動四肢骨骼,進行慢跑、晨操等運動。
辰
早上七時至九時
胃經當令
活動後喝一杯溫水,用木梳梳髮,然後洗漱。早餐應以清淡為主,需吃飽。早餐後可以步行百步,但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
巳
早上九時至十一時
脾經當令
工作時應保持室內通風,亦需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適當的休息。
午
早上十一時至中午一時
心經當令
午餐時間,除了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多喝湯水,菜要少鹽。飯後宜午睡半小時,不宜過多。
未
中午一時至下午三時
小腸經當令
午睡過後,可以進行少量較緩和的運動,喝一杯溫茶。
申
下午三時至五時
膀胱經當令
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非常活躍。除用腦強度較高外,也要注意多喝水,補充水分。
酉
下午五時至晚上七時
腎經當令
晚飯宜吃七分飽,以清淡主食搭配蔬菜為主。這段時間亦是腎虛人士補腎的最佳時機。
戌
晚上七時至九時
心包經當令
睡前應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浸腳,睡眠姿勢宜採取右側卧的姿勢。
亥
晚上九時至十一時
三焦經當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開始擁有好的睡眠。對某些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的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應盡量在晚上十一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