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流感肆虐,自5月5日重啟流感監察起已有360人因而死亡。死亡人數已超越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潮。流感導致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短時間出現大量感染和死亡,實需要研究並加以預防。流感主要經由患者的飛沫傳播,按此推論,香港生活環境擠迫或許是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香港寸金尺土,土地總是被「善用」,導致樓宇過於密集,市民缺乏休憩地方。思匯政策研究所於本年初發表的報告指,香港市區人士的人均休憩用地只有2.7平方米,其中旺角與灣仔的情況特別嚴重,分別只有0.6平方米和0.7平方米,遠低於上海的4平方米及新加坡的7.5平方米。2.7平方米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大概就是一個廁格的大小。
在這樣擠迫的環境下,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十分容易爆發,最終對醫療系統造成一個極大的負擔。
規劃署曾提出很多具創意的解決方案,例如把旺角1%的馬路用地改為公園。可是在已發展區域,特別是市中心,大幅增加休憩設施是不可能的。短期而言,筆者認為政府能善用旗下建築物的頂樓,進行綠化,並開放予公眾。長遠來說,政府必須做好城市規劃,在新開發的土地提高休憩用地。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精神壓力大。倘若政府能增加休憩用地,對市民身心健康及社會發展都能帶來正面影響。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