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近年學界大力提倡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位於何文田的天主教領島學校,更在「STEM」基礎上加入藝術(Art)元素,令學生具備跨領域素養和能力之餘,亦得到全面的道德教育。
在領島學校6月中舉辦的STEAM嘉年華上,小四學生張月怡耐心聆聽德蘭中學高中生盧念慈講解地震探測儀的結構原理。「我想將它改良少少變成高空擲物探測儀,可計算到重物從哪個角度掉下來。」小小腦袋得到啟發,張月怡說,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發明一些科技產品,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逢周二舉行跨學科活動「這是我們第二年舉辦STEAM嘉年華。我們STEAM教育的特色是普及化和全民參加。」在天主教領島學校校長洪美華眼中,STEAM並非高年級學生的專利,領島全校小一至小六的學生都有份參與STEAM課程或教學,而且所有學科的老師及家長都能參與其中。創新科技已是經濟及社會發展的火車頭,世界各國近年都在大力推動「STEM」教育,從而增強學生在跨學習領域的應用知識,成為相關範疇的多元人才。洪美華認為,STEM不只是字面上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四個範疇,而是需要靠其他各學科和學習經歷去豐富和鞏固,語文、體育、音樂、視藝科全都有涉獵到。以中文和英文科為例,一些課文可能會提及愛迪生等與STEM有關的歷史人物,從而讓同學了解到科學家應有的態度和精神。
「除了發明過程,也可以教育孩子堅毅,做STEM不只講創意,也要有耐性,有機會讓自己反思、改良、犯錯,這些文章正好提供了榜樣。」因此,領島學校每逢週二下午都會有一次跨學科活動,讓師生更深體驗各學科與STEM之間的關係。
小一生編寫程式提升邏輯思維
領島推行STEAM教育時,着重與其他學校合作,除了邀請附近中學的學生到來教同學製作機械人、編程等,亦會安排校內學生到鄰近的幼稚園作簡單STEAM教學。今年領島STEAM嘉年華其中一個環節,就是以幼稚園學生為對象的創意不倒翁比賽,當中的作品便是在領島學生教導下製作而成。
剪剪貼貼的小手作看上去未必直接跟STEM有關,但洪美華表示,這其實給予了學生學習解決難題的機會, 「我們把材料和問題都給學生,要他們做一個用來放置手機的支架,他們就要自行探索,從不斷試驗中找出原理。」
值得一提地是,編程教育在本港越來越普及,領島學校在校本資訊科技科課程,也加入編寫程式內容,連小一生都有機會嘗試編寫簡單的程式。洪美華說,電腦編程和科學探索都需要同學一步步去做,這使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不少。另外,同學在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溝通技巧上也有進步。
教學生愛護別人
「當STEM很盛行時,大人可能無意間給了小孩子很大殺傷力的武器,因此我們很強調與STEM有關的道德和價值教育。」洪美華以編程為例說,只要按一下,電腦程式就會跟着指令去做,那指令可以是好,但也可以是壞,帶來惡果,大人不能指望小朋友自己知道,這都需要教育的。
所以學校首先要讓學生懂得愛護自己和身邊的人,便不至於做出傷害別人的事,「幫助學生明白擁有知識和能力,但不會把它們用在壞地方,這是我們進行生命教育課、宗教和道德培育時所強調的。」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