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定暢:手工梘的酸鹼值不可忽視

現在很流行「手工」製作的概念,手工麵包、手工雪糕、手工梘、手工護膚品等,其中手工梘的成分主要有油脂、鹼劑、添加劑,用時間熟成並保留皂化反應後的甘油狀態下製作成梘。手工梘的油脂的種類及製作過程中是否能保存油性潤膚成分,以及手工梘的清潔力與溫和度都需要留意。除了上述幾點需要留意外,還有手工梘的酸鹼度,鹼性雖然清潔力強,但留在身上時間長了,就會傷及皮膚。
正常手工梘的酸鹼度大概在9.5-11之間, 手工梘在熟成後酸鹼度會在10-10.5之間,雖然有些店舖聲稱其手工梘熟成後酸鹼度會降到8度以下,但為何執著這度數呢?是由於皮膚表面有一酸性膜層保護,酸鹼度(pH)介乎4.5-5.5之間,即是說表皮角質層是弱酸。越接近血管血液酸鹼值則維持在7.4左右,所以皮膚的酸鹼值,理論上與皮膚層次相關聯。使用肥皂清洗後,皮膚的pH值發生明顯變化的僅限於最外面的2-3層,而皮膚表面的角質細胞層有大約50層。
我們在使用過偏鹼性的手工梘後,會讓皮膚表面酸鹼值更改,以洗面來說,只要沖洗面上的梘,皮膚會在30分鐘內恢復原來的酸鹼值,但如果是敏感肌膚或者受損性肌膚,清潔產品都係建議使用偏弱酸性及溫和的清潔用品。市場上也有用廢油做的手工梘,但不建議用在身體作清潔用途。手工梘需符合個人膚質及用途為主。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