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全球發生過多次經濟危機,由1997年的金融風暴、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 到2008 年金融海嘯,不少國家都受到嚴重打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當然不能幸免於難。可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及特區政府的領導下,香港經濟均能迅速復原,並取得不少驕人成就。
2003年,兩地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並先後增補了十個補充協議,讓香港的金融、教育、電子商貿等相關企業有機會進入內地的龐大市場,獲得投資機遇。同年,國家推出了港澳個人遊,挽救了香港的旅遊及零售業,並創造了超過十萬個職位,讓香港失業率維持在低水平。
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金融業,亦值得我們引以為傲。香港由一個區域性金融中心,一躍成為與紐約、倫敦並稱的國際金融中心。再加上近兩年開通的滬港通及深港通更讓中港股市互聯互通,加強了兩地資本市場的發展。
而在「一帶一路」的國家大戰略上,國家奠定了香港「超級聯絡人」的定位,更批准香港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使香港這個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有機會獲得豐厚收穫。
回歸二十年以來,香港雖然經歷過不少風浪,但經濟仍可保持增長,繼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亮。我們有現在的成就全賴中港通力合作。盼望兩地於未來能有更緊密的合作,一同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