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麥當勞賣粥、賣饅頭、賣油條……各位市民可能以為小編「癡人說夢」:麥當勞只賣西式食品,如漢堡包、炸薯條、炸雞塊,怎麼可能出售中式食品呢?香港麥當勞確實不曾搞過這些新花樣,但當最近中信宣布入主內地和香港的麥當勞業務後,本港有媒體預測,未來香港的麥當勞可能會引入「中國風」的食品,不僅賣漢堡包,還可能賣炸醬麵。雖然各界對此反應不一,但食品種類多元化、中西結合,消費者有多種選擇,總是好事。近年香港很流行fusion菜式。
「雙層牛肉巨無霸,醬汁洋?夾青瓜,芝士生菜加芝麻,人人食過笑哈哈。」相信不少港人都會記得80年代麥當勞推出的這個急口令大賽:只要6秒內讀出,即可獲贈汽水一杯。小編雖然不是麥記的忠實粉絲,但身邊的同學、好友常常喜歡在麥記聚會,還記得當年有同學成功挑戰「6秒急口令」,開心得請我們每人吃了一個漢堡包。在麥記,我們擁有許多美好有趣的回憶,它已成為不少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近日中信收購內地和香港麥當勞業務的消息在香港社會引起關注。
160億收購特許經營權 據悉,中信股份聯同中信資本、凱雷投資等以最多20.8億美元(約161.4億港元),收購麥當勞未來20年在內地和香港的特許經營權。中信股份還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展麥當勞業務,包括在內地三、四線城市開設新餐廳、提升現有餐廳銷售額,以及在餐單創新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預計未來5年將在內地和香港開設超過1500家新餐廳。這對香港社會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中信有意擴展香港麥當勞業務,開設新分店,意味?將大量聘用新人手,將為本港創造就業機會。 麥記出售業務挽頹勢 也許有人不明白,為何麥當勞公司要向中資出售業務?這其實與近來麥當勞銷售成績不佳有關。美國麥當勞於1965年在紐約交易所上市,80年代初股價只是約1美元,近40年間升了逾百倍,還一度創下129.8美元的歷史高位,是全球飲食業界的巨頭。不過,隨?消費者注重健康飲食,而麥當勞對於顧客口味和喜好的變化沒有作出及時反應,反觀其競爭對手溫迪國際快餐連鎖集團Wendy's、塔可鍾(Taco bell)和Chipotle公司叢(提供墨西哥食物),都提早做出應對政策。 麥記生意江河日下,全球營業額下降了11%。為了扭轉頹勢,麥當勞公司決定加速擴大特許經營比例的步伐。事實上,麥當勞在全球特許經營門店比例已經超過八成,只是中國的比例還相對比較低。這次中信買下內地和香港的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權,將會大大增加特許經營店在中國的比例。麥當勞公司表示,擴大特許經營比例的好處是可控制公司支出,使流動資金更加穩定、更加具備可預測性、回流更快。預計今後麥當勞每年可節省3億美元成本。雖然出售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但麥當勞依然保持20%的股份,因為仍看好中國大陸西式快餐市場,保留股權可以分享發展成果。此外,去年12月底亦有傳麥當勞有意出售台灣的特許經營權,作價為3億美元。 正是新年新氣象,期待香港麥當勞易主後能提供更健康、更美味、更有質量保證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