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梓銘:大地回春好時節.省酸增甘養生宜

所謂「養生」,就是藉調節飲食、起居作息,從而順應四季變化,使人體趨於平衡。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念,這是指在春夏季中,自然界生機勃發,人們若能順應時節,就能使人健旺起來,一掃體內陰鬱之氣。

春天理應人體生氣勃勃,有些人卻容易感覺到困倦乏力,早上想要賴床,這就是犯起「春困」了。他們或是因濕氣過重、或是氣虛、受寒、瘀滯等,反正生氣就是受到阻礙而蓬勃不起來。此時輕度春困的人,適量的運動有助身體快速適應變化,從而消除疲勞。一如《黃帝內經》說春天應該「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除運動外,春天更應該晚睡早起,不賴床;穿衣則適宜「下厚上薄」,既保暖又舒適。

孫思邈總結得好,他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酸的食物有收斂作用,因此不適宜在春天這個生發的季節多食;而甘甜味的食物能補脾胃,有助於脾胃消化,因此可多吃一點。辛味的食物如薑、蔥、蒜等,助熱散寒,增加人體能量,可多食;寒性的食物,如冬瓜、綠豆、冰冷飲品等,就有礙陽氣蓬勃,自然要少食了。

佛手瓜山藥薏仁湯,理氣健脾,可以一試:

材料:佛手瓜兩個,淮山三十克,生薏米二十克,瘦肉一百克,紅棗十枚去核,陳皮一小塊,生薑兩大片

做法:先將瘦肉洗淨,切片氽水。佛手瓜去皮核。大火煲肉片十五分鐘,再慢火加入其餘材料,兩小時後下盬調味即可。

蔡梓銘:香港註冊中醫師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