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但肚子大並不是好事,因為腰圍對於我們的健康指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男生不要超過90公分,女生則不要超過80公分,如果超過就要留意一下飲食了,常常會聽到吃太多東西,會把胃撐大,確有此事是因為我們的胃延展性很大。
但今日要跟大家講的是和胃息息相關的腸,有學者指出如果一天沒有大便隔夜的第二天便可以稱為宿便了。完成消化的食物渣宰到達大腸,大腸吸收其水份後形成大便,腸道裏的細菌同時對腸內的食物渣宰進行發酵釋放氣體,再加上我們進食或飲水時一併吞下的空氣,就是放屁的來源,在完全消化及流暢的情況下腸道裏所存有的氣體應是味道不大的。
如何令我們的腸道更健康呢?除作息,多運動,多飲水外飲食當然是重要一環,如果常吃很多精製加工食物(白飯、白糖、白鹽、味精等)、肉類、海鮮等,便會令腸道生態變差,惡菌肆虐,引發不同的疾病,包括情緒病! 相反,進食大量新鮮蔬菜及水果,尤其是生食蔬果食材它含有天然酵素可幫助活性益生菌在腸道健康繁殖。
益生菌喜歡膳食纖維,而腸道的惡菌則喜歡食蛋白質,正因如此肉類的蛋白質也大受惡菌歡迎,營養師及腸道專家梅根·羅西(Dr. Megan Rossi)表示,由於大部分免疫細胞生活在腸道中,因此腸道健康對提升人體免疫力,抵禦疾病至關重要。平日可多食發酵食物,例如:納豆、泡菜、天貝(temph)、水克非爾(water kefir)等都有助增加腸道益生菌,日子有功大家會發現,排便量增加,亦會發現皮膚逐漸變好了,這除了因為腸道環境變好,減少毒素積聚,生食蔬果保存了當中的天然維他命C也十分重要。你吃了甚麼,大腸的生態就會變成甚麼樣。飲食是否恰當將決定住在我們腸道中的是朋友或是敵人,有研究發現除了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會影響腸道,腸道亦會反過來影響人的精神心理狀態,以及其他器官的功能,實在不能小看這迂迴曲折地方。

鄺梓罡:素食創意主廚及烹飪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