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參觀一些古代建築時,往往會見到屋內外有形形色色的裝飾、雕刻。其實這些雕刻紋飾各有寓意,不但賦予建築造型生動的形象,有時更別具深意。
古代建築中有「雕樑畫棟」一說。棟,就是指屋內最高的木構件就是;「樑」是橫架於屋頂下的橫木。作為支撐屋頂的主要構建,初時是為了防潮防蛀而塗上油漆,後來古人為了美觀,漸漸畫上不同的圖案,通過象形、意會、比擬、諧音等靈活生動的手法,將一些寓意吉祥的事物組合起來。例如用牡丹、白頭翁組成的「富貴白頭」,以靈芝、水仙、竹子、壽桃組成「靈仙祝壽」;蝙蝠、石榴組成「多子多福」,蓮花與魚組成「連年有餘」,公雞和雞冠組成「官上加官」,蝙蝠、壽字、綬帶組成「富壽綿長」,寄予屋主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屋內有裝飾,屋外亦然。古人稱門樓或者山牆墀頭最上方突出的位置為「2.」,這一塊看似簡單的磚塊往往是屋主最用心裝飾的一塊,因為不但要選取吉祥寓意的圖案,而且雕刻的內容要和門墩、欄板處的圖案相一致,顯示出院主人的興趣愛好。這些圖案大體分為花卉、動物和博古。花卉主要是牡丹、菊花、梅花等高雅之花,寓意屋主志趣高潔。而動物則會選取鹿、鶴、獅子、猴子、麒麟等祥瑞之物,為家人帶來福氣。而博古,則是指博古圖,以及描繪古代器物形狀的繪畫,通常就雕刻古琴、圖書、瓦當、香爐、瓷瓶、古幣等物。這種博古圖常見於書香門第或者官宦之家,以顯示屋主的地位及高雅。看這塊戧檐往往在未進門前,就能大概了解主人家的地位、性格。

有個隱藏在大門上的神秘組件,也別有用途。古代建築的大門上方有一套稱作門簪的構件,最初的作用是用來固定門楣,後來漸漸成為裝飾之用。古建築的門框窄小,裝飾不如大門一般華麗,但是因為門框和門扇都是一個系統,所以古人對門框的裝飾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對位置顯要的門簪的裝飾。門簪在外形上多種多樣,有圓形、四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狀,並在上面雕刻飾彩,內容主要是四季花卉或吉祥文字,增添它的裝飾效果。門簪在建築中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細枝末節,但古人是絕不會輕視這一部分。因為所謂的門當戶對,「門當」就是指門簪。大門能用多少門簪是依據的地位來決定。普通百姓為兩顆,大戶人家才能是四顆,要是皇家、或親王府的門簪可達十二顆。古代的媒人往往抬頭一看,就知道男女雙方家庭地位是否相稱了。
知史簡介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知道歷史。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http://www.facebook.com/myc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