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蒲崗走到鑽石山,必會經過一個圍滿板的地盤,擱置十多年了,你可能知道這是一幅值錢的地皮,將會興建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但你又可知道大磡村以前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早幾年,要穿過大磡村地盤,要走一條窄窄的路,每次都會見到一間舊屋,樓上是用鐵皮搭建,下層則是用麻石建成。原來這間屋叫大觀園四號石屋,是歷史建築。2001年,政府清拆大磡村寮屋區,當時留下三個歷史建築,被稱為「大磡三寶」。除了石屋,還有機艙堡和前皇家空軍飛機庫。2013年,後者被拆去,剩下影星喬宏住過的石屋斯人獨憔悴。
其實大磡村原是一條規模較大的客家村,村民務農維生。清代乾隆年間由朱氏家族建立,是九龍區十三鄉之一。三十年代,英國皇家空軍在大磡村建立了飛機庫,日軍佔領時又將飛機庫拆毀,而機艙堡則繼續使用。1947年,大觀電影公司在大磡村附近上元嶺建立大觀片場,同年亦有22間獨立兩層高石屋在大磡附近建成,使用的是附近石曠場的花崗岩。其實鑽石山是石曠場,並沒有出產鑽石,而這個名為「大觀園」的豪宅區,住了很多名人,導演李瀚祥和喬宏也住在這裡。
五十年代起,很多人由內地來到香港生活,大磡區開始成為寮屋區。六十年代,新蒲崗發展為工作區,更多人搬到大磡村生活。那個年頭的大磡村也出現了很多家庭式小工廠,樓下做工場,樓上是住處,一家人合力穿膠花。
人口密集的地方,美食必不可少。說到大磡村,最出名的當然是詠藜園。現時位於黃埔美食坊的詠藜園,當年在大磡村最出名賣擔擔麵,因為大磡村清拆才搬走。筆者小時候住在新蒲崗,竟然未去過大磡村吃擔擔麵,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尤幸現在仍能在黃埔吃得到,雖然沒有當年的地道風味,仍然覺得非常滋味,可能就是因為這碗麵當中的故事正正反映一代人的生活吧!據聞「詠藜園」這個寶號一直有人垂青,也有外國集團出高價收購,但店主楊太都不為所動,因為專注做好這間店就是對忠心食客最好的交代!
現在鑽石山的樓盤星河明居和大型商場荷李活廣場位處的正是以前大磡村的其中一段寮屋區,部分更是朱氏族人的居住地,政府在1992年收地就為了要發展鑽石山一帶,還有要興建大老山隧道。政府之後再陸續收地,並在2001年清場,隨即開始興建公屋和開始港鐵沙中線的工程。在工程進行時,港鐵要處理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飛機庫、二級歷史建築機艙堡。報告指飛機庫結構老化,不適宜在別處重置,也不適合開放給市民參觀,最終只保留了裡面的一些組件,至於機艙堡則暫時被移走,將來會重置於原區的一個活水公園。大觀園四號石屋曾經是三級歷史建築,現在不獲評級,所以,當新地段建成,我們可能只會再見到二寶。數年前多次經過見到的這間石屋,原來經歷過蒼海桑田,最終不敵時間洪流,卻為我們寫下段段歷史故事,理應無悔今生。
作者簡介:
陳美思,資深電台工作者,主理各類資訊性節目,喜愛文化、增值、時事、消閒等題材。現為新城電台節目「原來生活好快樂」、「閱讀城市」和「飲食得喜」的節目監製及主持,亦是新城電台節目執行總監助理,更是婦女事務委員會電台課程「自在人生大學堂」的節目監製及主持。另亦為多個大型活動的策劃人及司儀,包括︰研討會、活動典禮、商場活動及私人婚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