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意即由衷、真心的話語。既然想表達「真心話」的意思,何不寫作「心腑之言」?或「心臟之言」?原來,在中醫當中,肺部主氣、司呼吸,而說話、罵人總要呼吸用氣,由此,肺腑之言就開始用來指真心話了。
但即使是肺腑之言,說得太多一樣耗氣。像是老師、配音員、歌手等,就連醫師也是高危一族。尤期用聲不當的人,加上平日如果嗜食生冷,兼逢情緒低落,長久下去,就容易造成「肺氣虛」的狀況。
中醫很巧妙地將五種情緒(五志):怒、喜、思、悲、恐,與五臟連結起來。當中肺臟在五志為悲,因此悲傷過度的人,最易傷肺。典型肺氣虛的症狀:面色淡白、聲色低微、眉頭深鎖、眼泛淚光、皮膚乾燥。這樣肺部的功能失調,短期可出現咳嗽、喘促、痰多清稀、胸脅脹滿等。長久下去,又可引起病理性不適,出現鼻塞、咽痛、聲音嘶啞,甚至哮喘。要想避免這狀況,除了保持心情舒暢外,也可適當飲用補肺湯水,補補肺。
百合銀耳潤肺湯做法
材料:銀耳一至兩朵,百合十五克,蓮子十五克,雪梨兩個,冰糖適量(二人份量)
做法:銀耳泡軟後撕成小塊;雪梨削皮去心,切成小塊;蓮子、百合洗淨。先把鍋中水煮開後放入雪耳、蓮子、百合,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銀耳變濃稠時放入梨塊、冰糖。煮梨塊至透明即可食用。蔡梓銘:香港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