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錦鉉:為什麼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愛茶友人知我在貴州幫助茶農創收,要求預訂「明前茶」,我介紹了湄潭翠芽給他們,一斤「明前翠芽」約有6萬顆茶芽。明前茶主要的品類是綠茶為主,少量是紅茶。「明前茶」,又稱早春茶、火前茶﹝因有「清明舉新火」一說﹞,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從春分之後到清明節氣之前採摘的茶葉。

唐代隱世的愛茶詩人盧仝流傳《走筆謝明諫議寄新茶》,俗稱《七碗茶歌》中有兩句「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意思是「聽聞天子喜歡新茶,各種植物都先讓茶樹發芽,才敢開花。天子的仁德,使茶樹在春天到來之前先萌金色的嫰芽。」可見唐代帝皇喝的茶是早春茶。自唐代就有「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有誰比皇帝更懂得享受!

茶樹在冬天生長速度慢,茶芽經過一個冬季的孕育,蓄勢待發。早春時,剛抽長出來的新芽芽葉肥嫰,色澤翠綠,外形優美。芽葉儲蓄了豐富的營養精華,茶胺基酸、可溶性的醣類和香氣物質含量高,而苦澀味的茶多酚含量少,因此「明前茶」口感柔和,味醇滋甜,香氣清幽,苦澀味低。有愛茶喝了茶湯,會連茶葉吃。

由於清明前的氣溫依然較低,茶樹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的長相和外觀完整,看上去細嫩飽滿。與此同時,新茶發芽的數量少,可採摘制成乾茶的產量低,物以稀為貴。

洪錦鉉:學茶人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