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香港、澳門和台灣,這四個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習俗風情大不相同的省市青年,過去十年來一直透過 「雲港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 建立的平台交流。今年是促進會創會十周年,《龍週》專門訪問了第五屆理事會主席楊鵬,了解該機構發展的故事。
楊鵬憶述,促進會的創立,源於香港青年與雲南的一次交流。當時創會主席陳冬海是雲南省青年聯合會的首批港區特邀委員,他有次帶領一批香港青年前往雲南交流,成員包括楊鵬及上屆主席林粵春等人,大家建立了友誼。

助港青了解內地台灣
後來,大家感覺雲南和香港、台灣之間文化有差異,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也不同,有必要加強交流,於是在多方面的支持下,於2010年成立了雲港台青年交流促進會。
2018年,雲南方面提出澳門也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而且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港澳兩地加強了聯系,希望將澳門加入促進會,於是會名改為 「雲港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
辦農業雙創周 港青眼界大開
在過去十年,促進會透過不同活動促進了四地青年交流,如去年10月,就舉辦了 「雲港澳台青年雙創周」 活動,主題是創意農業。楊鵬指出,雲南和台灣的青年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但港澳因為農業較弱,青年人很少有耕種經驗,開始並不太感興趣,所以200多名參加者中,來自港澳的只有不足40人。
但是,當港澳的青年到了雲南參加雙創周活動後,都眼界大開,驚嘆農業是如此多姿多彩。 「他們看到,原來農業有很多領域可以讓青年發揮所長,也很好玩,感到很過癮。」 楊鵬說。
促進會還舉辦了許多其他交流活動,比如:舉辦圓桌會議,邀請台灣的連勝文分享台灣青年從政經驗和台灣的政黨政治;邀請香港的港區人大代表分享個人創業經歷;邀請內地青年企業家分享他們在內地的創業經驗。

邀四地青年企業家交流
「四地青年創業的環境和經歷不同,互有啟發。香港近年的機會少了,但仍有可以把握的機遇,青年企業家分享的經驗是,不可貪圖一步登天,沒有即時的回報就不去做。」 楊鵬認為四地青年交流很有意義。
今年是創會十周年,從事貿易行業的楊鵬成為新一屆的理事會主席。他透露,今年將會隆重舉辦十周年慶祝活動,進一步提升和促進雲港澳台四地的青年交流。
撐警維護正義
雲港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位於觀塘,該會的主要宗旨是促進兩岸四地青年交流,以及團結香港青年,反映青年心聲。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令許多年輕人痛心,他們看到部分激進分子破壞社會安寧,甚至四處散怖仇警情緒,令人不安。
雲港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的青年會員們有見及此,自發組織了撐警活動,前往支持和慰問警隊,支持警察履行職責,維護香港治安。楊鵬說: 「透過這樣的行動,我們希望能釋放出一種信息,除了一小部分人在搞破壞,也有香港青年人在支持警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