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想要保持健康年輕,誰說一定要健身吃補藥?每天這樣走一走,一分錢也不用花,既能保持健康又能甩掉疾病,但很多人走的方法不對,結果適得其反,下面就跟小編重新學習「如何走路」吧。
冬天走一走,可以病少的
走路人人都識,不過走法不同,功效也有着很大不同,走對了才能起到預防、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
.失眠晚上慢慢走
晚上睡覺前,慢慢走半個小時,休息15分鐘後再上床,輕微的疲勞能幫助我們更快入睡。失眠的朋友堅持2個月左右,症狀會有極大改善。
.高血壓腳掌着地走
高血壓患者用腳跟先着地的方式行路,會使大腦頻繁搖晃震動,速度稍微快些就會頭暈了,所以改用腳掌着地的方式會行得更平穩。剛開始最好以散步的方式慢慢行,然後漸漸增加速度,不要讓心率過快,以身體覺得攰為宜。每星期行5-7次,每次1小時左右,堅持行效果會更明顯。
.冠心病餐後1小時慢步走
有冠心病的朋友不宜劇烈運動,慢步是最好、最安全的方式。飯後1小時再慢步行,運動的同時又能預防心絞痛,長期堅持還能改善心肌代謝。
.腸胃病揉着肚子走
走路揉肚子,就像在給內臟「按摩」,輔助腸道蠕動,防止便秘。走動時兩手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交替進行,輕按腹部即可。速度不宜太快,每分鐘走30-60步,堅持10分鐘就好。
.關節炎腳跟先着地
腿部關節有問題的朋友可以試着走路時首先腳後跟着地,然後用大腳趾「彈着走」。用這種方法練習,每分鐘行30步左右,能增強腳部及腳踝的肌肉力量和韌帶韌性。
.頸椎腰痛舉手走、大步走
頸椎不適的朋友可以試試舉手走,這個動作在走路時能鍛煉頸部肌肉,緩解疼痛。腰酸背痛時可以嘗試擺臂大步走,這樣背部、肩部、腰部都得到了鍛煉,每周兩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疼痛感會明顯減輕。
.靜脈曲張踮着腳尖走
踮着腳走路是一種很健康的方式,小腿肌肉和腳踝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對於治療和預防靜脈曲張很有效。每次踮腳走30-50步要稍稍休息,過於疲勞可不好。
.減肥挺胸收腹、胯部發力
要想行路消脂,你需要有意識地保持挺胸收腹,夾緊臀部,讓肌肉保持在緊張的狀態效果才好。盡量用胯部發力,多走走有坡的地方,能消耗更多熱量還能甩掉大腿贅肉哦!
.上班族交替着走
現在大多數上班族坐成日,全身僵硬體質也變差,係放工時候行下。交替行路方式,向正面行,倒退行,快步行和慢步行交替,還能有效緩解久坐帶來的肌肉酸痛。
這樣的走法不靠譜
.每天「2萬步」
行路運動適量很重要,每天看着電話或數步器的「2萬步」完全沒必要,6000步左右就足夠啦,瘋狂暴走容易傷了膝蓋,尤其長者更要注意。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運動要想見效,貴在堅持。沒有什麼藥能吃一顆就好,行路也是一樣。
.飯後睡前快走
飯後快步行對腸胃傷害特別大,睡前快步行易讓人亢奮,這兩個時間段都不適宜快行。保持健康就是這麼簡單,冬天邁開腿,不怕病來追!快的動起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