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踏入2018年,九龍區多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項目將陸續擴展:起動九龍東措施延伸至新蒲崗、觀塘重建計劃繼續成為焦點,另外還有公營房屋陸續推出。有區議員期望這些項目能為九龍帶來更好發展,但亦憂慮人流增加或會對交通及相關社區設施造成壓力,呼籲當局留意。
起動九龍東延至新蒲崗
去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指,為打造九龍東為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而設的「起動九龍東」,已在觀塘及九龍灣匯聚市區轉型動力,並提出將這措施延伸至新蒲崗。根據黃大仙區議會的最新文件顯示,發展局建議在四美街一帶分階段發展休憩用地,面積約2.49公項,當中包括采頤花園西側的用地、景泰苑旁的用地,以及東啟德遊樂場的戶外設施。
當局亦會探討把區內部分休憩用地及體育設施重新布局,並設置地下停車場,以滿足市民對休憩空間及公眾泊車設施的需求。當局希望於今年內就第二階段發展的具體構思諮詢區議會。
多個居屋樓盤推出
此外,今年推出的多個居屋樓盤,也集中於九龍區,分布在何文田、啟德、深水埗等;公屋方面,新落成位於觀塘的安達邨及安泰邨已於去年起陸續入伙。
觀塘區議會副主席洪錦鉉接受訪問時說,起動九龍東可帶動區內工商活動和人流,預料交通需求提升,會積極與當局和港鐵等溝通,想方法盡量減低交通壓力。他亦希望社區轉型的同時,當局不只着重商業發展,亦要關心民生需要。
洪錦鉉續指,在去年和今年,安達邨及安泰邨的入伙人數共有4萬多人,加上區內有私人樓宇在進行平整工程,當局不能小看人口增加對社區設施及交通帶來的影響。
觀塘重建復現「鵝蛋」建築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是今年九龍另一大型項目,同樣備受關注。市建局去年底向城規會提交修訂設計方案,恢復鵝蛋形地標建築;發展局則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約1.53億元,興建橫跨近協和街及物華街交界處的行人天橋,提供天橋步行網。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雖然這樣可改善交通及方便長者出入,但造價過高,區議會方面亦有相同顧慮。
「有天橋接駁是好事,可減輕行人路壓力,但錢由誰來負擔,或不同部門如何分擔,這都需要考慮。」洪錦鉉表示,街坊市民樂見鵝蛋形建築重現,期望整個重建計劃能為區內帶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