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縮水的「肉蛋包」

兒時,很喜歡到某西式連鎖快餐店享用那「肉蛋包」作早餐,營養價值我不太懂,可能是味美和習慣吧。那時的麵包直徑,都有成年男士的大半隻手掌大小。
偶爾到快餐店, 「肉蛋包」的價錢是三十年前的兩倍,考慮到物價通脹、工資和成本等因素, 「有肉有蛋」勉強仍算「平民恩物」,但尺寸卻越來越少,現在只有少於我半隻手掌,可能是我的手掌偏大的緣故吧。再參考同系列的「魚堡」,如廣告商品展示,只有半塊芝士,好像對我這準胖子來個熱量「配給」,節制卡路里和脂肪攝取量,這「半芝士魚堡」可是注重飲食均衡的健康餐飲選擇,功德無量。
年輕一輩已日漸注重健康飲食,各快餐店在餐飲均已作出調整,如可點薯仔製品以外的小食、沙拉,白飯也可酌量「少飯」,飲料也可選擇代糖,但當然成本和客源才是餐飲界「改餐單」的誘因。
話說回來,健康飲食是有需要的, 但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便當」,精巧的迷你版「肉蛋包」難以達至目的,如惠顧快餐店,筆者在點餐時通常都會挑選營養餐單,既吃得健康,又能飽肚。
若干年前,廿元已可購買一至兩個點心;在通脹和成本壓力下,現在廿元也只勉強購買袖珍麵包。營養價值和味道不變,但縮水的,除了麵包,還包括通脹後快餐店店員的實際薪水。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