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因公事而踏足新加坡。倘若要以一種顏色來形容她,我會選擇綠色。從車子望出去,道路兩旁總是種滿不同品種的樹,看到周遭大大小小的公園、屋頂花園,使人心曠神怡。「城市花園」這個稱號果然名不虛傳。
新加坡能有今天的城市面貌,全因前總理李光耀在1960至70年間提出了植樹政策。政策多年來貫徹執行,大大減輕了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問題。植物能調節溫度,減輕熱島效應。加上新加坡樓宇密度較低,亦沒有「屏風樓」,空氣流通有利吹散污染物及降溫。儘管新加坡毗鄰赤道,但感覺仍較香港舒適很多。
雖然香港政府在綠化上一直不遺餘力,多年來一直鼓勵屋頂綠化、垂直綠化,2012至14年期間有50座政府建築物完成屋頂綠化工程,可是這仍非主流。而且城市大學的天花倒塌事故亦說明了屋頂綠化存在着安全隱憂。政府在推廣時有必要加強監管,避免類似意外再次發生。
另外,香港有一個名為「綠建環評」的綠色建築評級制度。現時只有少於2%的大廈獲認證,與新加坡有超過三成建築物擁有認證形成強烈對比。特區政府能考慮透過立法及獎勵,增加符合標準的大廈數目。
特區政府推動綠化的決心我們毋庸置疑。可是現時的成果仍大幅落後於新加坡,政府的綠化政策必須加強力度、持之以恒,這才能讓市民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