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倫:移居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可行性淺談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交通網絡日趨完善,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將會大幅縮短。倘若香港的供樓負擔比例持續上升,移居大灣區城市不失為可考慮的方案。跨城居住有兩大誘因,分別是樓價及居住質素。現時,兩地的樓價差異十分明顯。香港平均呎價約為港幣$11,000;反觀內地, 限購較輕微的中山市,平均呎價只是港幣$1,300左右。在這個價錢下,相信很多香港人也能一圓置業夢。此外,內地的人均居住面積較香港大1.3倍,居住質素較香港為佳。
或許有人會擔心跨城居住會大幅增加交通時間。其實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興建多條鐵路及公路,深中通道建成後,中山到深圳只需半小時,一個多小時便能到達香港。而廣深港高鐵更可在48分鐘內由廣州到達西九龍。就算住在香港,新界西的居民也要花上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港島。可見,交通時間的差距並非想像中那麼大。
車資是跨城居住的另一個重要考慮。雖然來回兩地的交通費每天便要超過一百元,但我們可以參考近年在日本興起的新幹線通勤做法——即政府或企業補助市民乘坐新幹線來往東京和其他縣市上下班。要是能紓緩香港房屋問題,筆者相信政府必定會積極考慮提供交通津貼。
過去十多年,有數萬香港人定居深圳,每天來回兩地。港人移居大灣區城市的可行性值得詳加研究。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