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天花滲水 土瓜灣居民叫苦
對於住戶來說,最麻煩的是天花滲水,非但影響外觀,更會引起石屎剝落或其他問題,實在可大可小。九龍城區樓齡偏高,不少大廈已出現滲水情況。然而,由於要確認滲水源頭需時,加上滲水辦(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衛生署滲水聯合辦事)處理個案欠缺效率,使當區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有當區居住唐樓的讀者陳先生向《龍週》投訴,當區不少舊樓都有出現天花滲水情況,嚴重時更會從天花滴下水滴,嚴重影響居民生活,雖然居民曾找滲水辦幫手,但遲遲找不到源頭,結果事件一拖再拖,希望有關方面能盡快處理。
九龍城土瓜灣南區議員林博表示,滲水個案問題在區內長期存在,惟近年隨着樓宇老舊,數字亦飆升,由初期的每月8至10單飆至目前的40至50單,情況嚴重。
林博指出,目前食環署或滲水辦仍是多採用舊方法去檢測,即是:試水(倒水看水的流向)、目測及經驗,很少用紅外線探測儀或微波探測儀去檢測,造成效率低落。他強調,政府部門的角色很重要,因為是它判斷誰要負上維修責任,建議除食環署或滲水辦加強用紅外線檢測滲水源頭外,政府亦最好成立滲水仲裁處,以更有效率方式來處理個案。
居民用水桶盛載滴下來的水滴。
林博展示露出鋼根的天花。
露出鋼根的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