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邊爐不可不知的健康注意事項




whatsapp-image-2017-02-14-at-5-24-37-pm
打邊爐不可不知的健康注意事項

過去幾天,本港氣溫突然急降,許多餐廳都紛紛推出火鍋套餐,市民也成群結伴地去打邊爐。但許多人卻不知道如何健康打邊爐。以下是一些教你如何健康打邊爐的貼士。

一、少吃太燙的食物
火鍋濃湯的溫度通常可達120℃,有些人肉一熟就往嘴裡放,這樣很容易燙傷口腔。因為人的食管內壁由粘膜組成,它的最高耐受溫度只有50-60℃。如果食物溫度過高,粘膜就容易被燙傷,甚至會誘發癌變。

所以,大家打邊爐千萬別心急,最好是吃之前把食物放在碟子或碗裡,等涼一點再吃。尤其當火鍋湯上面佈滿油時,以及吃某些不冒煙卻比較燙的食物如豆腐時更要注意。

二、少吃半熟的肉
火鍋雖然好吃,但由火鍋引起的疾病也不少。有些人貪圖肉質鮮嫩,喜歡把生魚片等肉類稍微涮一下就接著吃。這時的肉還沒熟透,如果裡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容易增加嘔吐、腹瀉、頭痛、高燒等風險。以魚頭為例,魚頭部的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量有可能是魚肉所含的5到10倍。如果煮的時間不夠,有害微生物入侵人體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大家寧可犧牲一些口感,也應把食物涮熟透再吃。尤其是蛤蜊等帶殼食物,更要比普通肉片煮更長的時間。

三、葷素比例協調
在冷颼颼的日子,吃肉可以補充能量,增加脂肪,增強禦寒的能力。所以不少人打邊爐時,喜歡以進食脂肪含量高的肉類為主。但長期下去,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還可能導致蛋白、脂肪攝入過多而引發多種「富貴病」。

所以,大家享受美味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營養均衡,主食、蔬菜、肉類和豆類等搭配進食。特別是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吃蔬菜有利於食物在體內分解。這樣才稱得上是「健康火鍋」。

四、少喝老湯
許多人以為火鍋湯匯聚了各種食品的精華,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可實際恰恰相反,反復沸騰後火鍋湯中,維生素等有益成分大多已被破壞,而飽和脂肪、鈉鹽、嘌呤等對身體有害成分卻特別豐富,這些成分均是肥胖、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誘因。所以打邊爐時喝湯要趁早,否則涮得時間越久,湯中所含的有害殘留物的含量就會越高。

五、不吃太飽
有些人一吃起火鍋來就是好幾個小時。各種消化液因此不停地分泌,各器官得不到休息,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其實,每次打邊爐時間不宜超過兩小時,以免讓腸胃很受累。另外,吃七成飽左右即可,而且吃完最好散散步。

打邊爐的正確次序

很多人打邊爐,都是最先吃肉,然後吃蔬菜,最後再吃主食。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樣吃很容易吃太多肉,導致脂肪、膽固醇等攝入過多,也可能導致胃腸不適。

根據醫生的建議,打邊爐的正確次序應該如下:
1,先吃點主食。一般情況下,粟米、土豆、山藥等都可以作為主食,主要是為了保護腸胃,同時增加飽腹感,防止後面吃太多肉;

2,其次是肉禽蛋海鮮類等。應以新鮮的、脂肪含量低的魚蝦、牛肉、鵪鶉蛋等為主,各種肉丸子、火腿腸、內臟等則儘量少吃;

3,肉類吃了三分之一後就開始放蔬菜、菌藻類和豆製品,而不是等到肉類都涮完了再吃。蔬菜不要燙太久,一方面能更好地保存營養,另一方面是減少油脂的吸附,如果鍋面上有比較多的浮油,應先舀掉再放蔬菜。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