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今年年初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經濟逐步從疫情中復甦,但速度不如預期中快。政府早前提出要「搞活搞旺」夜市後,如何發展夜市經濟頓時成為近來城中熱話,各界人士紛紛出謀獻策。本期《龍週》從多方面探討,看看夜市經濟是否能為香港找到一條出路。
油尖旺昔日熱鬧景象不再
三年新冠疫情,改變了許多港人生活模式。這一邊廂,通關後大批港人北上,每到週末有數以十萬計港人過關消費;另一邊廂,曾經的「不夜城」香港,不少商場一到晚上10點就關門,消遣場所越來越單調。油麻地廟街、旺角「女人街」、尖東酒吧街等,這些曾經最旺的地方如今變得相對冷清。《龍週》記者在剛剛過去的周日晚九時後,走訪旺角「女人街」和花園街一帶發現,不少店已開始關門,街上人流今非昔比。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本港夜市除了東西貴,另一致命原因是缺乏特色。內地和台灣的夜市都很有特色,香港的購物中心卻千篇一律,過往較有特色的廟街和「女人街」,吸引力正在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疫後籌辦過開心市集,希望搞熱氣氛,但效果未持續太長時間,也未輻射至夜市經濟。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市集僅數日且固定在幾個地區,並無太強大的效應。業界期望政府多支援,在政策上若能少一點限制,開放多些行人專用區,相信可以聚集更多人流,讓全港十八區發揮各自特色,參與夜市經濟。
今年以來中環海濱演唱會吸引不少內地客過關,是否能由此入手,設置演唱會市集激活夜市經濟呢?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認為,夜市經濟一定要緊密結合周邊的活動,「演唱會排排坐,結束便散場回家,未能持續。」最好是像如今的廟街,有街頭表演,有「睇相」,有擺攤,吃喝玩樂齊聚,即使不開演唱會,也有人流,才能持續下去。

搞活夜市三大因素:特色、規劃和管理
具備城市規劃資格的前油尖旺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蔡少峰律師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提出,要搞活夜市涉及很多因素,除了特色主題,規劃和管理也很重要。
油尖旺區的夜市過去曾非常旺,但同時涉及不少問題,例如如何確保夜市的空間不會過於擁擠、交通流量,以至平衡附近居民、商戶等各方利益。最理想是作綜合規劃,將夜市納入整體城市規劃的框架之內。為此,蔡少峰提出多項建議,以增加夜市的吸引力。
一,攤位設置和使用:制定明確的攤位設置規則,確保攤位佈局合理,不擁擠且易於流動。管理方應對攤位進行審核和授權,確保攤販的合法經營和產品質量。
二,食品安全和衛生:制定嚴格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要求攤販遵守相應的規定和操作程序。進行定期檢查和監測,確保食品的質量和衛生安全。
三,噪音控制:制定噪音控制措施,限制夜市活動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的噪音影響。可設置音量限制、時間限制或使用隔音設備等方式進行控制。
四,交通管理:確保夜市周邊的交通流動順暢和安全。可增加臨時停車場、指示標誌和交通警察等措施,引導和管理交通流量。
此外,蔡少峰認為夜市的成功關鍵之一是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吸引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與。他建議定期舉辦主題活動,如節日慶典、文化節、音樂節等。這些活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參與,增加夜市的熱鬧程度。

工聯會倡觀塘海濱搞夜市
工聯會日前發佈「觀塘海濱花園夜市發展項目」建議書,就本港夜市的選址、規劃、規模、特色、經營管理、整體效應等,以及如何同時激活啟德郵輪碼頭,帶動整個九龍東發展等作出系列建議方案。
工聯會經過對各地夜市深入研究,認為本港要搞好夜市經濟,選址至關重要,建議選址在觀塘海濱花園有六大原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遠離居民住宅區、場地各項元素兼備、交通綱絡較完善、帶動啟德及九龍東未來發展、相關研究及政策已完備。

借助中秋節、國慶節多辦活動
根據其夜市規劃建議,包括設有:香港工業博物館;雅俗共賞文化表演區;潮流創意活力市集;刺激的電競區或動漫區;歡樂親子天地;體育運動區;濃情手信區、書店、綠色花店;環球美食天地,有「香港地道小食區」、「中國各地著名小食區」、「東南亞美食區」、「世界美食區」、「紅酒區」等。
工聯會還建議建造啟德行人觀光橋,連接海濱公園和啟德郵輪碼頭,打造成為夜市地標網紅打卡地,帶旺啟德郵輪碼頭的人流及利用水上的士解決郵輪碼頭交通問題,將行人步道及單車徑向北連接啟德體育園,向南連接油塘鯉魚門,打通整個九龍東。
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主席林志挺表示,要搞好香港的夜市經濟,短期可以借助下半年多節假,如中秋節、國慶節、聖誕元旦、春節辦多些活動,加上各大商場提供晚上優惠時段,先搞好夜市氣氛。但長遠香港要有一個既是香港的也是世界的旅遊勝地,觀塘海濱夜市項目建成,將成為一個長久、具有香港特色的世界級旅遊景點。
地產商撐搞夜市 人流成關鍵
夜市要搞旺,並不一定要另起爐灶,如何讓商場、餐廳延長營業時間也是關鍵。本港商場並非全都早關門,例如觀塘區的新鴻基地產旗下商場APM就是主打夜市零售概念,營業至凌晨,區內食肆也被帶旺。據稱,晚市佔商塲收入超過三分之一。
APM過去曾多年舉辦夜書市,成為不少閱讀達人的蒲點。為配合政府谷夜經濟及鼓勵全民閱讀,商場8月24日至9月1日舉行一年一度主題書展,並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11時。
其他地產商也紛紛表態支持政府搞活夜市。新世界發展稱,積極考慮延長商場部分日子的營業時間,舉辦夜間活動吸引人流,共同燃亮香港夜經濟。恒基地產正積極籌備新計劃配合政府推動夜經濟,包括舉辦夜間活動,同時聯繫商戶提供優惠,以刺激消費。信和集團商場將送出1萬張美酒換領券,同時推出中秋活動鼓勵市民在晚上8時後消費。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對《龍週》記者表示,搞活夜市最重要是人流,其次才是人手問題。現時餐飲業夜市生意很差,原因是一到周末就有20萬人離港。也有建議認為,夜市可借鏡內地,透過網紅多些介紹好去處,吸引港人及旅客。

經濟成效有多大?
搞活搞旺夜市經濟,最根本的還是要讓經濟好起來,讓所有人都能大方消費。那麼,夜市對經濟的成效到底能有多大呢?
李兆波表示,夜市或可幫到低收入者,但從經濟層面其實不是一筆大數目,對GDP直接幫助不大。羅兵咸永道亞太區、中國內地及香港區消費市場行業主管合夥人鄭煥然則認為,延長個別商場的營業時間是否可以推動夜市生意有商確餘地,反而港府可考慮在蘭桂坊等人多聚集的地方多推動夜市經濟,這會較為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