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荃灣和南區關愛隊遴選結果上半年公佈後,其餘 16 區關愛隊名單日前也陸績出爐。其中,九龍區共有110隊,分佈在九龍城、觀塘、深水埗、黃大仙和油尖旺等各區。不管是強颱風「小犬」襲港,還是中秋送暖,九龍關愛隊成員均頻頻出動,落區服務市民。
深水埗關愛隊:行動帶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強颱風「小犬」襲港,各區剛啟動的關愛隊成員紛紛出動,提醒市民做好防風措施,積極為社區提供協助。其中,深水埗幸福小區關愛隊成員在颱風前與屋邨管理公司經理及前線清潔人員,巡查水浸黑點、工程地點及雜物積聚地點等,為邨內公眾地方做好防風措施。
該隊副隊長張德偉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關愛隊剛成立,第一次出動經歷帶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別具意義。特別是過早前的「雙風球」及極端天氣之後,關愛隊於社區的作用重大,望能發揮守護社區的作用。
這次「小犬」襲港,張德偉坦言出勤的準備時間較少,但不少隊員都積極參與,顯示隊員的參與度及隊伍的動員能力。除隊員外,還有多名義工響應,是把關愛隊與社區、義工連結在一起的好例子。此外,幸福邨管理公司主動並積極配合,呼籲員工參與,而其前線保安及清潔人員亦十分支持行動。
儘管剛成立及首次行動,但張德偉感受到坊間似乎對關愛隊都有一定的了解,並十分願意相呼應,合力改善好社區。

深水埗下白田小區關愛隊副隊長林偉文則指,在上次超強颱風「蘇拉」襲港時,團隊已經開始以「關愛隊模式」練兵,協助街坊抵禦十號颱風。就該區關愛隊的定位而言,未來主力方向是協助區內長者,以及有需要的住戶。此外,通過國情活動向社區內的街坊灌輸家國情懷,建立正向人生。
林偉文所在的關愛隊,成員背景也很多元化,既有婦女,也有青年,理財師、藥劑師、手語導師等眾多領域專業人士。「有中醫師,就可提供中醫義診服務。」在地區服務了十年的林偉文說。

黃大仙關愛隊:中秋向街坊送祝福
在黃大仙區公佈關愛隊遴選結果後,莫健榮成為彩虹關愛隊的其中一員。當時雖然關愛隊還未與政府簽約正式成立,但中秋節將至,他們提早回街坊派送月餅禮盒,為許多身體欠佳的長者送上節日問候。
「十分榮幸成為關愛隊成員,關愛隊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能夠服務居民,貢獻社會。」莫健榮在彩虹邨服務超過十年,在上一次區議會落選後依然不忘初心,默默為地區服務,每天都關注居民的日常需求,更關心能為區內長者提供何種支援,幫助他們安度晚年。
莫健榮透露,他們的關愛隊將會設立小區關愛隊聯絡途徑,利用電話、電郵、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軟件等方式,讓居民更迅速了解社區內發放的資訊,建立聯繫網絡後,可更加方便小區居民在需要時尋求支援,以及令關愛隊可協助政府向小區居民傳遞信息,加強居民的聯繫。

在中秋節已投入關愛隊工作的還有黃大仙橫頭磡關愛隊隊長沈慧林。沈慧林是本港著名鐘錶陀飛輪品牌「萬希泉」創辦人,他對成為關愛隊隊長感到很榮幸。在中秋節前夕,他與其他隊員一起佈置中秋燈籠和攤位遊戲。看到街坊開心的笑容,沈慧林暖在心頭:「這是我最好及最佳的中秋祝福。」
在「小犬」襲港懸掛八號風球前,沈慧林與黎榮浩等關愛隊成員還冒雨落區巡視,把街道上的欄杆與垃圾桶綁緊做好穩固。在跟進完安全隱患之後,沈慧林笑著對《龍週》記者說:「確保街坊安全,我才能安心。」

成員來自不同背景 不乏成功專業人士
在名單出爐後,《龍週》記者訪問了油尖旺大角咀南關愛隊副隊長吳錦祥。從小就在大角咀長大的吳錦祥,從維修電器到轉行開地產舖,數十年來一直沒有離開該區,對區內事務可說是一本「活字典」。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背景,有社工、維修師傅,也有校長、財經界等專業人士,一半人以上都活躍於社區服務。」吳錦祥一談到團隊便滔滔不絕,指一「埋班」大家就摩拳擦掌,未等名單出爐已經有所「行動」,其中最難忘是早前超強颱風「蘇拉」襲港之時,自發提醒和協助街坊做好防風措施。
颱風過後,當收到街坊報料大角咀郵局上面樓層有雜物吹翻倒掛在外牆的時候,吳錦祥和其他成員,聯同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和資深地區工作者蔡少峰律師等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情況,並通知警方和政府相關部門跟進,避免雜物跌下擊傷途人。「當時雖然還未正式成為關愛隊,但大家都很有熱誠,覺得這是應該做的。」
當談到個人,吳錦祥覺得自己很幸運,轉行開地產舖剛好「食正」樓市升勢,現在已衣食無憂,所以更希望回饋社會。十多年前,他已開始投入服務社區,但都不及成為關愛隊般具使命感,也多了一份責任感。交談中,記者發現吳錦祥也很熱衷慈善,最近有人找他贊助中醫醫療車,他二話不說就贊助了50萬元給博愛醫院,而且他每年還出資十多萬元支持旺角街訪會的小狀元學生獎勵計劃,表揚一些優秀小學生。
此外,年輕專業女性也是團隊的一大亮點。「80後」的蕭曉婷是財經界知名人士,同時是油尖旺西分區委員會交通小組主席。她出生於大角咀及現居油尖旺區,希望盡一分綿力回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