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兩年未通關 兩地港人有何影響?

新冠疫情下,本港與內地已經兩年多未能正常「通關」,生活在兩地的港人深受煎熬。《龍週》記者近日通過不同的採訪,了解兩地港人的生活變化。不少人都在努力克服種種難關,等待正常「通關」的一天。

鄧家彪處理個案數不盡 最感傷親人分隔

香港與內地已經逾兩年未能正常「通關」,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這兩年多跟進了不少受影響個案,感到很心酸:「如果你問,哪類人最受影響,當然是跟親情有關,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夫妻分隔兩地,兩年多未能見面。」

去年中秋節,鄧家彪還特別舉辦一個跨境團聚活動,在深圳工聯會的協助下,以視像方式讓分隔兩地的家庭在網上團聚及分享,並送上禮物。

「有一個個案,母親留在香港工作,獨自住在劏房,丈夫退休留在深圳照顧孩子,孩子兩年沒見過母親。」鄧家彪說,有很多夫妻分隔的主因是其中一方是經濟支柱,不能丟下香港的工作。

鄧家彪也關注跨境學童的情況。這兩年來,有些跨境學童已經入讀內地學校,但這是一個新學制,很難適應;部分家長則讓子女在內地入讀香港課程的私校,但學費高昂。也有部分家長繼續讓子女上網課,但自本港開始實體課後,學校對網課的預備和投入減弱,跨境學童面臨劣質的教學環境。

長達兩年多未能正常「通關」,鄧家彪亦注意到最近一些中層、經理級的專業人士也受到影響,主要跟內地業務有關,「去年12月就有一個月入超過3萬的專業人士被解僱,也申請不到失業援助金,聽到都心酸。」

鄧家彪說,受影響範圍非常廣泛,方方面面都有,難以一一盡言。他慨嘆:「不能通關影響很多人,很困擾。」

▲鄧家彪去年中秋節舉辦跨境團聚活動

北上發展受阻 港青沈慧林樂觀面對

沈慧林是本港著名鐘錶陀飛輪品牌「萬希泉」的創辦人。2019年,他在深圳寶安壹方城開設專門店,正準備大展拳腳之際,不久便遇上疫情,兩地未能正常「通關」。

「當時已在大灣區幾個城市連續做路演,希望引起注目。」沈慧林坦言,想不到這場疫情會持續這麼長時間,大灣區的發展大計一直未能展開,很多計劃被打亂。

沈慧林這兩年多雖然一直留在香港,但內地業務需要人處理,期間斷斷續續安排員工到內地出差,一去就是幾個月,「時間難控制,兩邊完全協調不到,很多潛在的商業合作和發展都停頓下來。」

此外,物流運輸令沈慧林更頭痛,「我們有六至七個供應商在深圳、杭州等城市。疫情下,運輸困難,交貨期受影響。」他說,海外訂單要想辦法處理,整個物流要大幅調整。

「行業大受影響,有些已意興闌珊賣了盤,氣氛很蕭條。」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從沒想過放棄,一直努力想辦法,還裝修了香港的展覽廳和翻新網站,加強線上宣傳和銷售渠道。

他在疫情中也受到啟發,「以前見客戶都習慣飛來飛去,但現在發現溝通也有很多方面,用多了視像溝通。」他亦從傳統經營方法開始轉型,善用科技,更著重公司內部管理、時間管理。樂觀的他笑言,現在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身心亦有所調整。時間雖然已過去兩年多,但沈慧林仍然堅信大灣區的商機依在,他現在最大的心願是盡快正常「通關」。

▲沈慧林

工作生活受影響 詹勝兩年來結不成婚

結婚是人生大事,詹勝本來打算在兩年前與內地未婚妻共諧連理,沒想到剛巧遇上疫情。看不到疫情何時會完,他半年前決心要結婚,但卻遇上不同障礙,至今依然未能拉埋天窗。

「與內地未婚妻結婚,需要到入境處申請一張單身證明,然後找律師公證,再到未婚妻戶口所在地登記。」詹勝說,半年前已經弄好所需證件,聘禮和禮金都準備就緒,但未婚妻所在的福建和自己老家上海先後爆發疫情,從香港回到上海隔離,等待福建疫情緩和,等待上海疫情緩和,單身證明的半年有效期已經過去。

「被疫情打亂了,大失預算,還來不及去登記結婚,單身證已經過期了。」詹勝這次回到香港,一方面是為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重新申請單身證明,然後再回內地結婚。他切身體會到,疫情「封關」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詹勝是香港青聯副主席。疫情前,他穿梭於陸港兩地,也有自己的影視製作項目。疫情後,他形容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很大影響,「電影拍攝全部開不到機,有些行家開到機,但很多都死晒。」

詹勝表示,由於這些拍攝項目很多是兩地製作,像目前這樣檢疫隔離,根本無法運作,製作成本很大。「就算項目能啟動,也沒這個膽,可能去到一半就胎死腹中,很慘!」

而談到母親,詹勝更是擔心。他的母親近年身體轉差,疫情前已回到上海老家休養。以往,詹勝不管多忙,一週總能見上母親一面,但現在因為隔離檢疫,兩邊走不容易,有時幾個月才能相見。

這兩年多,詹勝為了回內地經歷三次檢疫隔離,「隔離很難捱,有時會對著窗外望幾個小時,腦海中一片空白。」他期望這種日子盡快過去。

▲詹勝在上海生活

李力持定居珠海 融入大灣區生活

近年本港演藝界人士紛紛北上搵食,導演李力持是其中之一。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他於同年10月就決定在珠海「落腳」,繼續在內地發展事業。他說,在珠海一點也不孤單,因為這一行很多人都已回內地發展,在珠海能見到的朋友更多。

去年,李力持還舉行了「大力登6大灣區」六十大壽生日派對,圈中好友上百人到賀,包括萬梓良、謝天華、馬蹄露等,熱鬧非常。他笑言,如果換在香港辦,要檢疫隔離,很多在內地發展的圈中好友都未必能來。

他還跟記者分享了這兩年的生活,相當充實,去年10月還購買了一輛新能源車,在大灣區「享受一小時生活圈」。他閒時會開車周圍去,嘗盡大灣區豐富美食。

李力持目前定居珠海,工作室在橫琴。談到事業,他坦言內地影視業最近也受到疫情影響,一些大項目推延,目前他主要在做培訓工作。去年,他拿到了內地的港澳居民居住證,還申請了珠海的長者卡,「坐巴士是免費的,很多謝祖國對長者的優惠。」

雖然在內地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李力持仍然很記掛在香港的雙親,每天都會用視頻通話。這兩年來,他已回港三次,就是為了探親。

「14天,21天,21天……」李力持仍然很記得這三次的檢疫隔離天數,「你說不習慣也不行」。而在去年2月底隔離期間,他突然收到好友吳孟達離世的消息,令他感到很悲傷,獨自一人在隔離酒店向好友送別。

對於「通關」,李力持不抱有太高的期望,反而往更實際的方向去想:「如果能縮短隔離天數,我已經很滿足。」

▲李力持六十大壽生日派對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