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的少女援交風氣蔓延問題令人關注,警方早前便在尖沙咀搗破一個提供未成年少女性服務的色情場所,當場解救兩名年僅 13 歲及 15 歲女童。警方正追蹤數名曾在學校假期時出入有關單位的女童,相信部分女童曾被有黑社會背景的人以毒品利誘進行賣淫。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反映本港道德教育缺失,呼籲家長多與子女多交流。
去年涉及兒童風化案大升1.5倍
據警方公佈的數字顯示,在前年,西九龍總區共錄得88宗涉及未滿18歲人士的風化案件,包括強姦、非禮、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以及有違公眾道德等罪行。時隔一年,相關數字在去年急升至222宗,升幅1.5倍。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接受《龍週》訪問時認為,兒童風化案的上升與社會風氣有關,「社會鼓吹享受玩樂,崇尚物質主義,年輕人沒能力賺錢,父母能給的有限,所以會想盡方法賺快錢。」而從教育層面來看,則反映出本港的道德教育有缺失。現時學校比較重視學業成績,即使有性教育,但都是以知識為主,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男女身體結構等表面層面,很少觸及道德層面的教育。
「在缺乏道德教育下,現在道德標準也降低了,年輕人會覺得從事色情活動沒什麼大不了,可以換取金錢吃喝玩樂,大家就不知不覺參與其中。」狄志遠建議加強學校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他認為,現在年輕人很容在網上接收不同資訊,但這些資訊很多被扭曲,對年輕人容易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學校應對年輕人灌輸正確的性知識。

疫情停課易被乘空而入
對於去年涉及未滿18歲人士的風化案按年大升1.5倍,狄志遠認為這或多或少也跟疫情有些關係。其一是部分家庭在疫情下關係惡化,其二是年輕人在停課期間容易誤入歧途。
狄志遠說,停課期間,年輕人整天被困家中,生活較苦悶,變得無所事事,更容易被引誘、被乘空而入。若父母不懂得處理親子關係,也很容易發生衝突。「年輕人若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就不會珍惜自己,容易被不法份子利用。」
作為社工,狄志遠認為兒童的成長路,家長的角色很重要,因此給予家長兩大親子貼士:一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騰出時間與子女多交流;二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耐心引導孩子。他說,疫情帶來更多壓力,但樂觀正面看,家長少了應酬,留家的時間多了,這更應好好珍惜親子的時間。
西九龍總區刑事情報組高級督察李梓琪則指出,警方已積極與學校及非牟利機構合作,亦會繼續收集與兒童色情有關的情報,以打擊相關罪行。

知多D:「衰十一」最高監禁5年
在本港,坊間俗稱「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的罪行為「衰十一」,但當中所指的未成年少女是年齡在16歲以下,而非18歲以下。所以實際上,只要性交時女方的年齡在16歲或以上就不算違法。
這條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的條文出自《刑事罪行條例》第124條,全名是「與年齡在16歲以下的女童性交」,最高刑罰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