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轟動全港的油麻地8死奪命火案,到連環封區強檢,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在去年3月上任後已忙得不可開交。在上任剛滿一年之際,這位新任專員最近接受《龍週》專訪時,大談這些事件的背後故事。談到自己的工作,他將自己定位為「連繫人」,一頭牽著政府,另一頭則緊繫區議會、不可盡數的地區團體,乃至千家萬戶。

十度封區強檢 人性化安排冀街坊安心
1月23日凌晨4時,正值香港爆疫一周年,政府首次圍封佐敦「受限區域」。該處約1萬名居民須禁足48小時並接受強制檢測。
封區行動前所未見,當區街坊自然驚慌不安。余健強一直身在現場,接觸並安撫居民。民政處亦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包、防疫物資派發,食物除了罐頭、即食麵、湯包等外,還有不同種類的肉類,方便有宗教信仰的少數族裔選擇。余健強說,希望這些安排能讓街坊覺得人性化,能在慌亂之中感到些許安心。
此後,油尖旺區再被圍封9次。政府迅速吸取經驗並改善,包括縮小區域範圍、縮短行動時間等,以減低對市民影響。早期尖沙咀一帶封區時,曾出現有理髮店顧客被困。余健強說,政府留意到有關情況後已針對非當區居民的流動人口採取人性化安排,「他們接受檢測後,再做一次快速測試若結果呈陰性,則可留下個人資料先行離開。」
油尖旺由高風險地區到如今基本「清零」,余健強將這歸功於果斷的封區強檢,以及街坊的理解與合作。

善後奪命大火 聯繫各界支援少數族裔
去年11月15日晚,油麻地一間唐樓內的尼泊爾無牌餐廳發生火警。最終火舌吞噬8人生命,均為尼泊爾裔人士。
余健強當晚得知消息後,震驚之餘,即刻與同事啟動救援和善後工作,包括在廣華醫院及伊院設立兩個跨部門援助站,並開放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作臨時庇護中心,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協助及臨時住宿地方等。
一場大火,固然殘忍,人心也在災難中凝聚。「我看到好多人好有心。」余健強說,各界關懷與善款源源不斷而來,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負責將這些援助基金派發給死傷者家屬。而余健強亦是有心人,只要時間許可,他都出席死者葬禮致意。
對於少數族裔的關懷備至,其實早於他上任後提出的「以體育連繫社區」便可窺見,他主張開辦少數族裔熟悉的板球、曲棍球等訓練班,以運動連結眾人,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
「超過一成的少數族裔住在油尖旺,以這裡為家,為這裡服務。」余健強相信連結少數族裔的關鍵在於語言和信任。為此,他要求在抗疫及日常通告中加入少數族裔語言,「我希望能將這件事制度化。」

區議會離場受阻 與攬炒派理性溝通
余健強上任後首次出席區議會會議,就遇上了難題。攬炒派把持的區議會提出超越區議會職權的「議案」——「重組警隊」,余健強不同意有關動議,並認為自己身為政府人員不適宜參與討論,選擇離場,不料卻被一眾議員圍住阻止離開。
「我沒想過當公務員來開會,有一天還會被人圍。」他坦言,擔任專員,是想為地區事務盡力,不免對現時政治化的環境感到失望。儘管如此,他仍保持和平、理性、務實的態度,試圖與攬炒派議員溝通,而非直接報警,「我不想關閉溝通的渠道,我希望透過解釋、傾聽意見,最終能夠打動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立場是不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