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接種疫苗死亡個案疑團 證疫苗安全

本港自2月 26 日正式展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以來,先後出現兩宗接種疫苗後死亡的個案。巧合的是,兩名死者均屬於長期病患者,他們的猝逝與疫苗是否有關引發社會疑慮。立足醫學角度,多位醫學專家在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都對疫苗安全性充滿信心,而醫學數據亦足證疫苗安全可靠,死亡事件與疫苗接種並無直接關係。

疑點一:兩名死者均屬長期病患者

據衛生署3月2日深夜通報,一名63歲有長期病患及呼吸道病史的男子,2月26日接種疫苗,28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隨即召開緊急會議,閱取初步解剖報告後,顯示死者有嚴重冠心病,很大可能因此致死,一致認定死者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

至3月7日,再有一名55歲患有長期病患女子接種疫苗3日後,因急性中風入院死亡,暫未能確定死因與疫苗有關。現時,外國未有數據顯示疫苗會誘發中風。

「我相信兩宗個案屬於偶發性事故,長期病患者病情惡化風險本身相對較高。」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記者表示,疫苗接種期間一定會出現死亡個案,但其實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不幸的死亡個案可能只是巧合。」

梁子超綜合分析死者身體狀況後指出,兩名死者生前均有長期病患,患有「三高」等病症,如病情控制不穩定,都有可能是致死因素。雖然死者入院到離世的時間較短,但他們在死亡時並未出現由於疫苗所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有謠言指接種疫苗會『致死』,顯然不是實情。」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也認為,據他所知,男死者生前有吸煙習慣和「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其離世或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疑點二:為何其他接種市民沒有出現事故

自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展開,本港已有逾8.3萬名市民已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僅有極個別人士出現不良反應。梁子超表示,政府採購的疫苗經過專家委員會嚴格審核,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疫苗出現問題,接種計劃不應盲目煞停,疫苗安全性無須質疑。

「接種疫苗效益大於風險,且疫苗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梁子超指出,科興疫苗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大部分國家均優先為長者接種,例如智利逾七成長者已接種科興疫苗,80歲的巴西「球王」比利也接種了科興疫苗。

「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沒有疫苗接種前例是錯誤的認知,他們最需要疫苗的保護。」梁子超表示,本港疫情仍然嚴峻反覆,長者受感染風險較高,科興疫苗的安全性較高,副作用相對較小,長者應該積極接種。

疫苗預約情況仍火爆

在傳出接種疫苗死亡個案後,市民預約接種的情況出現短暫回落,但《龍週》記者發現,部分疫苗接種中心預約情況顯示「已滿」。8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3月7日的整體接種率高達89%,平均每日有近1萬名市民接種第一劑疫苗。

「我聽說有人接種疫苗後死亡,但他本身就有長期病。」年過七旬的關伯伯在接種疫苗後對記者說,得知死亡個案也沒有影響自己接種疫苗的信心,「好不容易排上,怎麼能打退堂鼓?」他自己沒有出現不良反應,認為科興疫苗非常安全。

記者發現,網上預約情況亦十分火爆,無論是科興疫苗或是復必泰疫苗,絕大部分接種中心的第一劑注射預約,至3月底已全部滿額,以中央圖書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反應最好。

3月伊始,全港約830間私家診所亦響應接種計劃,向優先群組人士提供科興疫苗接種。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譚一翔對《龍週》記者表示,每日約為10多名市民接種疫苗,暫不接受即場接種,目前已有超100人預約。

「私家診所和社區接種中心沒有區別,都是跟隨政府指引操作。」譚一翔表示,自從私家診所開始提供疫苗接種,市民反應十分踴躍,「因為診所安排時間比接種中心更有彈性。」他表示,診所收到政府分配的疫苗數量充足,不會出現「空窗期」。

對於坊間關注的長期病患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譚一翔坦言,有市民會出現觀望態度,但也有市民向他諮詢後仍決定接種疫苗,診所日後也會詳細查問接種人士的病史,「作為醫生,我更相信科學數據。科興疫苗副作用較小且更安全,我已經注射疫苗投出信心一票。」

▲市民輪流進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復必泰疫苗抵港 兩隻疫苗如何選?

首批100萬劑科興和復必泰疫苗已全數抵港,提供接種復必泰疫苗的7間接種中心3月7日起試運, 10日正式開始營運。試運首日,約有300人已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

隨著復必泰疫苗抵港,市民可選擇接種疫苗數量增至兩種,市民應該如何選擇?綜合專家意見,兩種疫苗各有優劣,但以安全及穩定性而言,採用滅活技術的科興疫苗較佳。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選擇接種復必泰疫苗。他解釋,因經常要見病人及到疫區巡視,所以選擇保護力較強的復必泰疫苗。

但於普通市民而言,梁子超建議接種副作用較小的科興疫苗,特別是長者及有過敏病史的人士。他根據疫苗數據分析,相較於採用滅活技術的科興疫苗,復必泰疫苗存在兩方面問題,即接種後產生急性過敏反應,以及頭疼、發燒和肌肉酸痛等症狀的可能性較高。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自行接種復必泰疫苗

長期病患者接種疫苗有什麼要注意

現時出現無關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市民難免產生顧慮。「這是人之常情,大家也應該更了解什麼情況下才適合接種疫苗。」梁子超指出,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長者和長期病患者都適合接種疫苗,如果有擔心和顧慮可提前諮詢醫生。「如患有『三高』、糖尿病、心臟病的患者,最好在接種疫苗前諮詢家庭醫生。」不過,梁子超笑言,有市民接種疫苗後覺得自己短期內心跳加快、頭暈、噁心等症狀,基本上是「自己嚇自己」的神經性反應,「疫苗的風險最低,大家不要誤以為是毒藥。」

接種疫苗什麼情況需諮詢家庭醫生

1.高血壓(高低壓分別處於160及100)
2.糖尿病(血糖指標平均值超過10)
3.心臟病(如嚴重冠心病、心臟衰竭)
4.孕婦、哺乳期婦女
5.藥物敏感
6.長期病患病情不穩定者
來源: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