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長者學懂同理心 黃大仙傑生連恩童 參與社會服務不誤學業

「有一次探訪一位獨居婆婆,她的家裏裝修得很新,但子女很少來探望她,她每天只能看電視打發時間。這活動原本只預10 分鐘,但她和我們聊了很久,臨走時還捨不得我們離去……這次探訪令我很感慨,讓我反思自己應該怎樣對待父母,也對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

就讀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中五的連恩童,是黃大仙區第十三屆傑出學生,她擅長與人溝通,樂於協助處理團隊合作問題,而課餘時間也常常參與社區服務,做義工,服務社會。連恩童堅信,服務社區不僅有助認識社會,對學業也有很大的幫助。

連恩童是一位活潑健談的青少年,接受《龍週》訪問時顯得落落大方,她自我介紹時說,自己擅長於與人溝通,喜歡做人際關係的工作。

「剛上中學時,同學們彼此間都不熟悉,很多同學有自己的小圈子,但我可以與同班、同級同學,甚至師兄、師姐們溝通。」在學校裡,連恩童是活動的積極分子,參與關顧師弟、師妹的團體,以及在開放日介紹學校,同時還是手鈴隊團長。

擅長溝通 任學校手鈴隊團長

作為手鈴隊團長,連恩童其中一個主要的責任就是要協調、溝通好全隊的成員,達至團體演奏的效果,「手鈴隊每隊有10多位成員,有時團內有爭拗,有時有團員不合作,須由團長協調、溝通,才能做好團隊合作。」

連恩童課餘時間常常參與社區服務,做義工服務社會。她每年都會跟隨父母參與快樂人生工作坊活動。父親是工作坊的講師,而她則成為活動的小義工。她也曾參與社區探訪活動,探望社區內的長者。

「我從小到大對社會上很多事都不會特別留意,以前見到屋企樓下的公公婆婆也不會特別理會,但是自從參與社會服務,到長者家中探訪了一些長者,才知道原來社會上真的有那麼多人需要幫助。」連恩童在探訪活動中聽了不少老人家講自己背後的真實故事,也對社會有了新的體會。

真實感受社會

連恩童說,參與社區義工活動,也增加自己的同理心,更好地認識其他人,學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每個人都需要有這種同理心,要能為其他人設想,如果人人都有同理心,社會就會變得更好。

參與社會活動會否影響學業?連恩童說:「我是樂在其中,既學到嘢,也是一種放鬆,對學業也有幫助。」

她解釋,學業壓力比較大,參與社區活動有助調節學習的緊張,甚至對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在通識、中文或其他學科中,不時都會有提及社會現況的文章,投身於社會服務,才能真實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東九龍青年社每年舉辦傑出學生選舉

46學校190學生參加選舉

黃大仙區傑出學生選舉由東九龍青年社主辦,每年舉辦一次,去年已是第十三屆,共有46間黃大仙區中小學參與,190名學生獲推薦參與評選,最終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中,各選出10名傑出學生。

負責這次選舉活動的東九龍青年社委員曾家洪介紹說,評委會就參選學生的學術表現、體藝表現、領導才能、社區服務,以及其他方面的傑出表現進行綜合評分,並且出題要求學生交一篇文章進行評核。在各項考核的評分中,學業成績所佔比例最小,只佔15%,其餘體藝表現、領導才能、社區服務各佔25%,餘下則是筆試表現。

評選出的傑出學生都是黃大仙區德智體藝兼優,並熱心參與社區活動的青少年學生。東九龍青年社在評選結束後,會舉辦多場培訓活動,讓各位傑生在暑假期間可以參與活動,學習校園外的知識。

▲曾家洪是本屆傑出學生選舉活動的負責人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