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加士居道天橋貫穿的九龍特色建築油麻地停車場,因應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於 11 月初起逐步封閉,營運至本年底後,八層停車場共 770 個私家車泊位及 76 個電單車泊位將會被取消。有地區人士及市民均擔心,多層停車場拆卸後,將令區內泊車位供應更緊張,引發更嚴重的違例泊車,導致塞車問題更為嚴重。
頂三層停車位本月初開始封閉
政府於2018年落實需於明年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擴展加士居道行車天橋接駁中九龍幹線工程。停車場頂三層的停車位已於本月初開始封閉,下月初會分別將其餘層數逐步封閉。
因應停車場封閉,雖然政府表示已批出海庭道及海泓道兩處空地的短期租約,作為私營停車場,提供分別約逾200個和約160個泊車位,並計劃將一幅位於佐敦渡華路及連翔道交界處的用地,發展為不多於兩層的地下停車場提供多130個泊車位,但該計劃仍屬該署初步建議,未獲撥款及興建批准。
因工作需要經常到油麻地停車場泊車的梁小姐直言,政府新停車位遠離油尖旺市區,根本難以取代油麻地多層停車場的位置,她質疑當局只在該區隨意找空地設臨時停車位「篤數」,便當解決問題,完全無視駕駛者的實際需要。

梁美芬憂交通更加擠塞
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向《龍週》表示,雖然中九龍幹線通車後有望舒緩區內的塞車情況,但因為油麻地車位未有被及時填補,擔心明年油麻地停車場正式關閉後,會出現大量車輛因無停車位最終要違例停泊,令當區交通擠塞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就算中九龍幹線通車後也得不償失。
梁美芬憶述,當年項目到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時,已向政府表達憂慮,擔心單靠附近其他停車場的供應遠遠未能滿足當區泊車需求。她批評政府物色的臨時停車場的用地距離油麻地多層停車場的位置甚遠,並不能有效舒緩泊車位短缺問題;加上在多層停車場拆卸時只有當中一個臨時停車場開始營運,地下停車場的發展仍只聞樓梯響,呼籲署方因應車流改變,了解哪些路段會在油麻地停車場拆卸後變得擠塞,必要時作出適當的應變。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龍週》時表示,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現時的日間及夜間使用率,分別約八成及四成。發言人續指,署方一直關注油麻地、佐敦及旺角的泊車位需求情況,並留意到油麻地及佐敦一帶的私營停車場仍有約五百多個剩餘泊車位可供公眾使用。
市民趕拆卸前拍攝留念
油麻地停車場大樓上月底局部封閉前一星期,不少市民把握機會到場拍照留念,尤其是拍下將會消失、車輛經加士居道天橋貫穿停車場大廈中層的畫面。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主席江日雄向《龍週》表示,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於1957年啟用,位於油麻地中心地帶且車位多因而極為方便,加上加士居道天橋是九龍西接駁過紅隧或到九龍東的必經之路,天橋貫穿停車場大廈而建亦令多層停車場成為油麻地地標。
江續指,由於車流大增,令只得雙線雙程行車的天橋,甚至油尖旺一帶道多年來飽日受嚴重擠塞困擾,一旦天橋發生意外,便會癱瘓整個油尖旺交通。因此他認為擴建天橋及興建中幹線無可厚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