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於大街小巷是我的嗜好,邊走邊欣賞身邊的種種人和事,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如果要赴約卻有充裕的時間,你會選擇到附近的商場逛逛?會上網挑選心水咖啡室去閒坐一番?有時,我會選擇步行到目的地,細細感受城市節奏!
我工作的地方在黃埔花園,有時放工會步行到尖沙咀,看似路途遙遠,其實是一條輕鬆易的路線。由物價偏貴的黃埔花園一路走來,令人覺得紅磡舊區是一個充滿生氣的老區,由早到晚都非常熱鬧,街坊在張羅日常生活所需,去街市去藥房、去買生果、去斬料、去食粥食麵、去寶石戲院睇戲,總讓人感到生命力,雖然再過兩個街口便是已收樓的地段,一片荒涼。走過以前時新快餐店所在的舊樓,左邊是一堆新屋苑,右邊卻死氣沈沈,前面是殯儀館地帶,感覺建築物和人一樣,要經歷生老病死……
走上行人天橋,經過紅磡火車站,一直走可以到達理工大學,再走遠一點,可以去到尖東。我是理大畢業生,每次穿過理大,由圖書館行到蔣震劇院,直出漆咸道,就像穿越時光隧道。猶記得當年我很想考入理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喜歡它的紅磚外牆,這個地標式設計至今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有趣的是近年多了一幢國際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的不規則現代建築,相映成趣!城市漫遊,就能給你足夠的空間去懷緬過去,又或細細觀察。過去一年,理大作為一個校園,又經歷了很多。現在不能穿過校園去佐敦了,入口都加了閘機,可要去佐敦還是可以在校園外圍走,又或經尖東。

八十年代,尖東是著名商業區,是一個很熱鬧的地方,噴水池位置是拍照熱門地方(當年不叫打卡),聖誕前後總是遊人滿瀉,一家大小爭相與不同商業大廈外牆的燈飾合照(當年沒有自拍)。夜總會林立也是尖東的一大特色,另外就是酒店特別多。今天,尖東的商業大廈顯得矮小,當年因為啟德機場位處市區而令九龍的樓宇有高度限制。現在,夜總會也大都結業,本來已經顯舊的酒店因為疫情關係,經營更是困難。可是,聖誕燈飾卻復興了,可能是潮流興懷舊吧!近幾年尖東又出現很多燈飾,還有聖誕燈飾攝影比賽,現在影燈飾可巧技術!如何影出氣氛、特別的角度,用手機也要影出美麗的夜景……
經漆咸道天橋可去到嘉連威老道,一條歷史悠久的購物街,街尾是The One商場,街頭街尾兩個風景。其實,這條街的地舖一向旺場,時裝店林立,逛街時當然也會買買小吃,小吃可都因應年代有所變化,魚蛋、煎釀三寶、雞蛋仔、枱仔餅、糯米糍、珍珠奶茶,到各種新式糕餅,新舊交替和夾雜,當中屹立不倒的似乎是印尼餐廳,經營了好幾十年,地面是賣印尼糕點,樓上是餐廳。時裝店以前種類繁多,出入口店、連鎖店、個體戶時裝店、內衣店、藥房、化妝品店,還有利時商場內那些小如劏房的小時裝店,曾幾何時可是潮人購物勝地,現在卻失去特色,有些小店還在卻艱苦經營,時裝設計也不復當年,賣的都是韓國時裝,和別區沒大分別。年輕人偏好街尾新商場,飲食看戲購物一站式,對這條街的歷史毫無感覺,不就是舊區一條普通的街?
寫到這裡,不免有點唏噓,一個區一條街的生命力源自人氣,當遊人不再喜歡在街上行,街舖就會逐漸消失。大家都改到大型商場嗎?是的,裡面什麼都有的確方便,但這種新式建築似乎沒有靈魂,可能是少了店主和客人的互動吧!也有說大家也逛厭了一式一樣的大商場了,那麼你會改去什麼地方?不是留在家中網購吧?那麼,「人情味」三個字可能也快將成為歷史?不相信的話,行動吧!尋找都市中的動人風景!

作者簡介:
陳美思,資深電台工作者,主理各類資訊性節目,喜愛文化、增值、時事、消閒等題材。現為新城電台節目「原來生活好快樂」、「閱讀城市」和「飲食得喜」的節目監製及主持,亦是新城電台節目執行總監助理,更是婦女事務委員會電台課程「自在人生大學堂」的節目監製及主持。另亦為多個大型活動的策劃人及司儀,包括︰研討會、活動典禮、商場活動及私人婚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