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風波持續 九龍治安堪虞

本港去年下半年爆發反修例活動至今,其間全港各區爆竊、行劫等罪案激增,油尖旺區尤為嚴重。有學者認為,大量警力消耗作處理衝突事件,以致社區警力相對削弱,盜賊劫匪即趁亂出動劫財,影響社會治安。警方則強調會努力滅罪。

油尖警區去年整體罪案急增7.2%

過去八個月,反修例人士在全港掀起逾600場大小騷亂,遍及全港,警方要相應調配大量警力應對。盜賊和劫匪遂伺機「搵食」,策劃在騷亂的日子、警力相對薄弱的地區犯案。

警方資料顯示,去年首10個月,爆竊案和偷車案均比前年同期分別上升三成多和一成七。至於行劫案,在去年首10個月雖比前年同期輕微下跌,但7月至10月暴亂肆虐的月份,行劫案急增,其中10月份共有28宗,平均每日有一宗,明顯變得更頻密。

細分的話,油尖旺區是罪案的高危區,區內不少錶行及珠寶行都先後遇劫。油尖警區去年整體罪案5575宗,按年增7.2%;以爆竊案升幅最大(56.9%),全年錄得204宗,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別有47宗和104宗,佔全年宗數74%之多;行劫案去年錄得21宗,維持前年水平,但去年第四季的行劫案卻已佔全年三分之二,可見暴力衝擊確實與社區治安有直接關係。

而該警區去年破案率方面,上半年平均保持36%以上,但自6月風波爆發後就回落至26.2%, 8月更跌至最低的18.2%,12月始回升至29.6%。

螢幕快照 2020-02-07 下午12.29.45

劫匪有樣學樣 存僥幸脫罪心態

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曾仲斌分析該區罪案數量急增的原因時認為,社會事件爆發後,誘使其他年輕人仿效,就如一幢本來有破窗的建築物,若窗子不即時維修,將會有更多的窗戶被破壞,「年輕人被捕的數字令我很擔憂,他們容易被人利用,見到周圍同齡人去犯法未付出代價,自己也鋌而走險。」

他舉例說,最近有一宗劫案,幕後黑手精心策劃,然後誘使年輕人參與,令人心痛。

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陳偉強接受《龍週》訪問時則認為,過去七個多月,本港發生大大小小抗爭活動,大量警力消耗作處理衝突事件,以致社區警力相對削弱。另一方面,社會事件令警民關係緊張,部分市民敵視警方,令警方一貫的行「孖咇」巡警的人身安全受威脅,警方多採用警車截多人上街,某程度上削弱了巡邏密度,令盜賊劫匪有機可乘。

學者建議增加輔警人員當更次數 陳偉強指出,以上現像符合破窗理論,「以前市民亂過馬路,有時會被警察捉。但在近半年,很多馬路的欄杆不見了,行人要被迫亂過馬路,更不用說警察會捉人。」

陳偉強相信,本港今年初出現武漢肺炎疫情後,社會焦點開始轉向防疫,反修例風波稍為平息,警方可以抽調更多人手到社區,罪案數量有望下跌。他建議警方增加輔警人員當更次數,在正規警務人員大量投入防暴梯隊之際,協助進行守衞警署、執勤巡邏,發揮威懾作用。

曾仲斌則強調,警隊會盡最大努力善用現有資源,包括做好巡邏、情報收集等工作,努力提高破案率,防止罪案發生,但同時期望市民能夠認同警方的工作,「防止罪案需要警方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廚師涉爆竊殺保安

反修例風波持續近八個月,警方疲於奔命,賊黨則頻頻趁亂打劫。去年12月11日凌晨約四時許,觀塘開源道源成中心有酒樓就發生一宗爆竊傷人案,一名六旬男保安在梯間遇襲頭部重創。負責人經初步點算,證實酒樓約六萬元現金失去。而傷者送院搶救四天後不治。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探員經調查,在牛頭角拘捕一名從事廚師行業的黃姓男子,並落案控以謀殺罪及爆竊罪。被告之後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今年3月13日再訊。

控方庭上透露,被告在警誡下承認因擔心死者報警,所以襲擊死者。

一
▲觀塘一間酒樓去年年底發生爆竊傷人案,一名男保安遇襲頭部重創,留醫多日不治死亡

保安業組織籲提高保安人員裝備香港註冊保安導師學會會長黃輝成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慨嘆,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反修例運動,為社會帶來了兩方面負面影響,一是暴力似乎沒有成本,令不法之徒有恃無恐;二是大量警力被抽走,少了警員巡區,以致近來治安堪虞。

黃輝成指出,本港保安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培訓不足,尤其是一些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沒有為員工提供足夠的保安裝備;相比之下,許多匪徒的裝備完善。他說,有見近來社會治安變差,有些公司增加了安裝閉路電視。他希望保安公司可以提高保安人員的裝備,「最理想的話,當然是兩個人行『孖咇』,而我們也提醒行家平時要注意個人安全。」

珠寶錶行櫥窗冇貨 大門裝鎖

在劫案激增下,珠寶行及錶行為免成為匪徒光顧的對象,除了加裝電鎖、鐵閘等保安措施外,部分店舖更收起櫥窗的貴價陳列品。
廣華道的潮流地帶有數十間小型錶行。因應近月接二連三的爆竊案,不少錶行都表示已特意用鋼料強化門代替純玻璃門,以加強保安。被問到生意有否受影響時,有錶行負責人表示,「梗係有啦」。

行為等同趕客 但無可奈何

至於傳統的旅遊區尖沙咀,彌敦道、麼地道、赫德道一帶最少有約40間錶行及珠寶金舖,過往店舖櫥窗都擺滿貴價的「鎮店之寶」,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慾。但《龍週》記者日前走訪該區,發現不少錶行靠馬路的櫥窗都無展示商品。

據業界解釋,近馬路的櫥窗最高危,劫匪砸爛櫥窗玻璃搶走貨品,轉身就可乘車逃去,所以不少業內人士都丟空近馬路的櫥窗。有業內人士承認此舉趕客,但也是無可奈何,「目前遊客人數減少,就算櫥窗擺晒貨,都無客買,反而招致賊人光顧,得不償失。」

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劉克斌表示,已經直接聯絡警民關係組,以及透過立法會議員要求警方加強巡邏,近期亦建議商會會員注意保安,包括在櫥窗減少高單價貨品的陳列,減少吸引力。

三
▲尖沙咀不少金舖錶行的櫥窗空空如也

小知識:何謂破窗效應

破窗理論是一種犯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社區問題若沒有被及時修正,就會誘使他人仿效,令情況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物為例,如果門窗沒修理好,可能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裏佔領、定居或者縱火。又如一條行人路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所以,針對輕微犯罪如破壞公物、公共飲酒和逃票,破窗理論強調要着力打擊,從而防止更嚴重的犯罪。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