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在過去半年飽受社會事件之苦,多個行業受到影響,教育界首當其衝。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下簡稱 「教聯會」 )作為愛國愛港的教育工作者組織,一直是教育界中弘揚正氣的主力軍,堅守香港的教育。
《龍週》記者訪問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之時,正好是教聯會舉辦第45次會員大會暨第19屆理事會選舉的前一天。黃錦良在翌日再次當選為新一屆的主席,主持教聯會的領導工作。
嚴肅跟進違法教師取信家長
香港的黑色暴亂持續半年之久,其間被捕學生達2000多人,涉及超過300家中學,教育局已就106宗有關教師專業操守的個案展開調查。黃錦良承認,樹大有枯枝,確實有一部分教師不能恪守專業,被泛政治化的口號立場影響:有個別教師在網頁宣揚仇恨,煽動情緒,甚至在試卷中滲透仇恨;有個別老師走上街頭參與衝突,更加有人涉嫌帶學生參與衝突,約有60名教師被拘捕。
黃錦良說: 「對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一定要嚴肅跟進;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老師,也要有所處置,這樣才能夠取信家長,否則大家對教育沒有信心。」
教聯會除了不斷發聲和向教師作出提醒之外,近期亦在全港教師中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教師們在事件中情緒很受困擾,不知應怎麼處理,故下一階段教聯會希望從促進教師身心健康的角度多做工作,協助教師解決困難。
談及教聯會的歷史,黃錦良介紹說,該會成立於1975年由幾家愛國愛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們共同建立,創會會長是吳康民校長, 「當年在港英殖民地政府時間,吳校長付出了很多心力和心血去創立教聯會,僅僅登記註冊一項,就跑了十多次警察局。」
拓展會員提升影響力
教聯會創立最初,是為了凝聚、團結愛國愛港學校的老師,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令愛國學校的學生更加了解到國家的發展。回歸以後,教聯會將服務面擴闊至全港的教育工作者,目標也轉為凝聚教育專業,服務教育同工,提升老師的專業性,為教師的專業和老師的身心健康多做一些事。
新一屆的教聯會,確定了 「做優、做大、做強」的目標。黃錦良擔任主席的過去三年內,大力發展會員,會員人數由原來的1萬多人增至3.5萬人,但仍只相當於教協的三分之一。他稱,將來仍需拓展會員,要主動進入學校,協助教育界同工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教師權益。經過半年的社會事件,反映出教育界對國家的認受感、認同感不足,仍要加強和提升,教聯會將朝向這一目標繼續努力。

推動開辦更多愛國學校
教聯會一直在社會推動興建更多的愛國愛港學校,包括於1993年開始申辦學校,至2001年終於創辦了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兩年後,又在東涌開辦了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時至今日,本港的愛國愛港學校只有16至17所,在全港中小學總數中佔不足5%。相比起來,澳門的愛國學校佔了60%以上。黃錦良指出,本港創辦愛國學校最大的困難有土地和招生兩大方面,要得到政府批地建校困難很大,而香港的學生人數近年也在不斷下降中,他希望日後政府能多提供一些機會開辦更多愛國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