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區議會選舉落幕,張景勛在新增選區九龍城啟德中及南當選,說明了作為開荒牛的他,於過去一年多為社區的努力付出,街坊都看在眼裏,放在心上,給他投下信任一票。
用心感受居民所需
「這是我自己住的地方,在這裏服務,能更切身體會居民的需要。」張景勛接受《龍週》專訪時表示,身為地區工作者,他平時會多從居民的角度看事情。
「有樓房的天台出現過於生長的草叢,下雨時便容易產生積水,引發蚊患等問題。另外,垃圾桶的設計不好,導至有臭味。」張景勛說,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住宅,在很多生活細節上都有共通問題,看似瑣碎,但就越要多加留意。
啟德是相對較新的社區,區內很多配套設施仍有待發展。張景勛舉例說,現時街坊想去游水、打羽毛球、圖書館借書,可能要去到牛池灣等較遠的地方。由於他亦是該區的居民,深明當中的不便,有助他展開爭取增加康樂文娛設施等工作。

以音樂感染下一代
採訪當天,記者看見不少街坊主動與張景勛打招呼,有的恭賀他當選,有的找他聊天。事實上,張景勛在啟德從事社區工作不到兩年已深得街坊信任。他相信除了因為自己住在當區是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願意耐心聆聽居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
「做地區工作一定要用心去跟街坊溝通,甚至連下一步都為他們想好。」張景勛表示,區內有不少長者,亦有年輕家庭,面對長者要多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有小朋友的家庭則要給他們多些有關兒童成長的建議。
本身是小提琴高手的張景勛,早前在屋邨內舉辦親子小提琴課程,當中發生了一段令人感動的小插曲。那一天,一位小朋友在上課中途突然哭起來,場面令人有點措手不及,張景勛於是邀請這位小學員嘗試拉奏一段剛學會的樂曲,結果小朋友專心地拉奏,眼淚亦止住了。
「這就是我想帶給家長的信息—小朋友學音樂有助提升集中力,以及控制和抒發情緒。」張景勛說,有些基層家庭未必能負擔得起讓子女學樂器,有的家長則必未明白除了讀書以外,小朋友亦需要多元化發展。所以除了旅行、派米等,他亦希望日後舉辦多些讓社區成長起來的活動。
落實競選承諾 回報街坊
由社區主任搖身變為區議員,張景勛的工作態度和目標始終如一,就是改善社區環境,讓居民安區樂業。
「我的競選口號是 『勛秒必爭 改善啟德』,但我希望這不只是口號,接下來我要努力落實選舉政綱中的承諾,令口號變成現實。」他說,雖然明年1月1日才就任,但現在他已經要把握時間準備處理各項事務,例如在交通、康文設施等問題上着力跟進。
提到面前排山倒海的工作,張景勛表示街坊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推動力。 「回頭看這場選舉,對我個人來說是很寶貴的經驗,也可說是一次重要的成長歷程。」張景勛說這次能勝出,證明他過去19個月的地區服務沒有白費,往後他將加倍努力處理地區事務,回報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