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是畢昇的專利嗎

在如今社會,印刷術最廣泛的應用在於出版行業,將一些聖賢之言印刷成文字,以此教化世人,可是,這樣福澤後人的技術是怎樣被發明的呢?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它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而雕版印刷術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

在這個時期,人們先是在木板上面刻字,把周圍空白部分剔除而使字凸現出來,然後用熱水洗掉木屑,就成了印書的範本了。在印書的時候,先用墨汁塗黑範本,再把紙覆蓋在範本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了。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風乾,整個印製過程就完成了,這就是最早的雕版印刷術。

1315QC005_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術的產生大大提高了書籍的出版效率,不過,它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雕刻範本費時費力,有時候一部書的範本要雕上好幾年。有些書或檔不需要重複印刷,那麼雕版就會浪費。這時候,就要提到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他是北宋的畢昇。

畢昇看到了雕版印刷術的弊端,於是,在不斷實踐之下,他用泥造字模,每個字模可在凸面的反體,深度為1-2毫米,然後用火燒硬,這樣一來,這些字就成了單獨的存在,一個字一個印。在排版的時候,只要將需要的字組合起來,在有框的鐵板上放入松脂、蠟和紙灰,在鐵框上排放鐵條,在兩根鐵條之間植入活字,然後整合的模板,就成了一個範本。然後用火烘鐵板上的松脂融化後,字模就冷卻固定在鐵板上,然後以一平板在上面按平活字,印版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兩塊鐵板,當第一塊印版植完字後,就上墨覆紙印刷。同時第二塊板上繼續植入字,第一塊印版印完,再把松脂融化,如此交替輪流使用,活字也能反覆使用。等印刷完的時候,這些字可以拆下來,以備下次印刷用。

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作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昇為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北宋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 「技藝」: 「慶曆中(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這就是畢昇用松脂、泥土燒製活字版的技術。法國漢學家儒蓮(Stanislas Aignan Julien)曾經把《夢溪筆談》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的歷史資料翻譯成法文,也是最早將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史實推薦到歐洲。

由此可以得知,畢昇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並非印刷術的發明者,按現在話講,他可以申請活字印刷術的專利。

1315QC006_
▲畢昇
  • 知史簡介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知道歷史。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