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信會醫院 見證逾半世紀香港醫療服務發展

位於九龍塘窩打老道的香港浸信會醫院(簡稱 「浸會醫院」 ),是香港浸信會聯會轄下的醫療機構。浸會醫院由1950年代在石硤尾徙置區內的一間服務社區居民的診所,發展成為今天具規模的全科私家醫院,見證了逾半世紀的香港醫療服務發展與社會轉變。

戰後香港與浸會醫院的早期發展

醫務傳道是浸信會傳教士的其中一種宣教方式。美國浸信會來華傳教,始於1836年叔未士、何顯理夫婦的東來,並於1842年於香港皇后大道設教堂,是為香港開埠宣教的先驅。此後浸信會傳教士相繼來華傳教,尤重醫療傳道。

二次大戰後,香港社會經歷巨變,百廢待興。1949年國共內戰,以至新中國建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轉而南移香港,成立港澳西差會,與香港浸信會聯會(簡稱 「浸聯會」)和本地的浸信教會合作,實行 「中西合作」,開展本地的傳道、醫療、教育和出版等事工。

其時難民潮於香港湧現,人口急增,對本港醫療等各項社會福利構成沉重壓力。港府為控制公共開支,較倚重包括基督教會和傳統華人團體等民間社會的力量,分擔港府醫療開支。因此,除本地華人團體(東華三院、保良局等)之外,教會出於對傳教事工的需要,自19世紀以來在提供醫療慈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別在戰後面對內地政局轉變,港府和教會的合作關係更趨密切。

1950年,九龍城寨發生大火災,為安置受災教友,浸聯會向政府請求在原址興建房屋安置災民,命名 「博愛村」。當時,浸聯會執委會已在村內建立了傳道所和神學院,更一度希望在村內辦理醫務所,惟最終無法同步達成。兩年後,首設醫務部作為臨時醫療所,以建立醫院為最終目標。為此,一方面積極向美南浸信會尋求財政支援,一方面繼續向港府申請官地作院址。1955年,醫務部於九龍窩打老道76號A二樓開設醫療所。

306QC001_.jpg
 1959年香港浸信會醫院動土禮

浸會醫院的落成

由於當時得悉九龍塘獅子山麓有一幅空地,已被政府撥留作社區設施之用,經過多次與港府斡旋,浸聯會於1958年正式得到政府撥地發展醫院服務。1963年,浸會醫院落成啟用,原本位於窩打老道的醫療所遷到新醫院門診部,並於7月正式投入服務。

306QC002_.jpg
 1963年醫院啟用感恩崇拜

醫療及傳道的發展

浸聯會於50年代獲取九龍塘窩打老道及聯合道交界地區,除浸會醫院外,更得以興建九龍英語浸信會、浸會書院(今浸會大學前身),以至80年代的區樹洪健康中心等教會事業,毗鄰還有窩打老道的培正中學和延文禮士道的培道女子中學,該區彷如成為香港浸信會的 「教區」。

港府於70年代始積極擴展公共醫療服務,浸會醫院亦着手調整營運方針,努力在財政上由倚靠美南浸信會轉為自負盈虧,又實施開放政策吸納更多非基督教的醫護人員加入,其後更建設新大樓,增加病床和推出新的醫療服務。80年代,健康中心落成啟用,標誌着醫院將服務擴展到社區。踏入90年代,更成為本港其中一間著名的私家醫院,不斷擴充病床數目,增設夜診服務,並優化醫療設備。近20年,醫院大力拓展專科中心和社區醫療,並發展「一院多點」的營運模式,以應付日益增加的社會需求。

與港人同步邁進

浸會醫院多年來本着 「全人醫治、榮神益人」的宗旨,與香港市民共度了祖國和越南的難民潮、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疫情等挑戰和艱辛歲月,亦見證了不同時期香港醫療需求的轉變,以及西醫的發展程度。

306QC009_.jpg
▲窩打老道浸信會醫療所外貌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