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門創意館 呈現香江百年礦業史

提起鯉魚門,不少中外遊客都會聯想到食海鮮。但其實過去一百多年以來,鯉魚門一帶的客家人參與了香港的發展,從一幅舊照片中可以見到,他們以人手和豬鼻槌,鑿出了香港的繁榮基石。

十九世紀中葉,曾、葉及張三大採石大族於鯉魚門一帶定居及建村,命名為三家村;至清末期間,鯉魚門、茶果嶺、茜草灣及牛頭角漸漸成為客家人村落,合稱 「四山」。1904年6月24日,港英殖民地政府委任鯉魚門山客家人作 「頭人」,以每月三百港元地稅銀,專責管理、承包石礦業務及村務。
1614QC003_.jpg

客家人辛勤採石 鑿出香港新風貌

港英政府為了發展城市,急需以石礦石材為重要建築材料,在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各處官方建築,包括1912年啟用的舊最高法院大樓,甚至遠至廣州、落成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天主教聖心教堂,所用的花崗石也是來自 「四山」這個石礦業重鎮。亦有鄉村以花崗岩作奠基石、地腳牆、興建祠堂或作門柱石,或其他如軍事炮台、戰壕等基建亦缺不了石礦資源。而四山所採的花崗石石質優美,遠銷廣州、台山、順德各地,最遠甚至到荷蘭。

1935年,英軍在鯉魚門興建碼頭,建築商用柴油機動船泊岸接送工人。二戰之後,鯉魚門仍有利興、大興、東方、旺賢等石廠存在,主要生產石碎(石屎)為主。及至1960年代,觀塘工業區逐漸發展起來,不少村民改到觀塘工作。1967年後,港英政府實施火藥管制,鯉魚門生產碎石的石廠亦陸續結業。

後來鯉魚門之海鮮業有長足的發展。由於交通方便,取價廉宜,因而陸續取代流浮山海鮮供應的地位。雖然如此,鯉魚門及四山的客家人在此打石的過程,承載了香港115年以來發展的重要歷史。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為此展示出常設展覽,並有導賞服務,歡迎公眾人士及團體親臨了解及認識。

1614QC001_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設有四山打石歷史的常設展覽,經常得到媒體及博物館引用及商借展出

小知識:為何叫鯉魚門

鯉魚門之名,就現存文獻所見,在明代《粵大記》所附的地圖上已有標示。據明末遺民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所記,從新安縣出洋的海道共6條,分別為小三門、屯門、急水(今作汲水)、中門、鯉魚、雙筋(今作雙四)、南佛堂、北佛堂,可知在鯉魚門這個地名,在晚明時已經廣為人知。

民間傳說則謂,從前有一條鯉魚在當地修成精,化成龍後升天而去。此後這片水域漁產豐盛,漁民認為它是利於撈捕之地,因此稱這條海道為鯉魚門。

1614QC002_
▲明朝《粵大記》中已有鯉魚門地名的記述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歡迎團體預約導賞及工作坊)
電話:2205 8100  電郵:info@jclymplus.org
地址:九龍鯉魚門海傍道中45號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