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田區議員鄭利明的辦公室,掛了一幅字,像匾額一樣大而醒目,蒼勁有力的四個字:為民請命。這幅字由街坊送來,是對他的期望,也是肯定。
參選為取代無作為的人
說起來,鄭利明參選之路有點與眾不同,別人可能由議員助理或社工起按部就班踏上從政路,他卻是求助無門的 「苦主」,憤而參選。
大學畢業後,鄭利明從宿舍搬出來,他所居住的私樓出現漏水問題,亟需維修,但就維修費與二判產生糾紛, 「我們已給錢大判,不應由業主雙重承擔費用,感到心不甘。」然而前來調停的議員卻支持由 「苦主」支付這筆費用。
「當遇到維修問題,作為一個區議員是要提出能讓雙方都接納的意見,而不純粹拿着手機來影張相,然後給一個錯誤的方案。」所以在當選前,他已切身感悟到如何去做好一個區議員。
心有不甘的「苦主們」將工程系出身的鄭利明推選出來代眾人發聲,「朋友們都說,找個人出來做更好,取代無作為的人。」最後鄭利明成功當選。

交通是當區 「主打問題」
何文田區學校聚集,有一間駕駛考試中心,還有三座山。這是鄭利明概括出的當區特徵,也正是這些特徵,交通成為區內 「主打問題」。
三座山之一的窩打老道山,文福道一帶建有多幢住宅,出入靠行長達300米的 「長命斜」或128級樓梯,街坊每日提着行李箱、嬰兒車、餸菜上上落落。
針對這問題,鄭利明早在九年前就邀請工程界專業人士實地考察,探討興建窩山升降機的可能性,並提出專業意見,其後屢次向政府遞請願信,又發起街坊遊行、簽名行動等方式積極爭取。最終在2016年12月中窩山升降機工程正式展開。
鄭利明站在路邊指向一街之隔的窩山升降機,告訴記者升降機即將年底竣工、投入使用,他心裏有說不出的開心。
另外兩個困擾當區已久的問題,其一是駕駛考試中心,新手在附近練車,給街坊進出帶來諸多不便,亦易造成塞車,他多番向運輸署反映希望將其搬離。
其二是連結何文田和港島的過海巴士線路不能滿足街坊需求,尤其是分別前往中環的182號巴士和香港仔的170號巴士未能在區內增設巴士站,「街坊可能要走1.5公里甚至更遠搭車,很不方便。」他坦言已多次向政府各部門爭取,但巴士公司和運輸署態度均較為保守。

推動九龍公共圖書館重建
「如果你是普通市民找政府部門辦事,他有可能不理睬你,但如果是區議員反映情況,政府通常都會積極處理。」這一點鄭利明非常清楚,而關鍵就在於身為區議員,是否認真幫助街坊與政府溝通,解決問題。
「一些區議員僅想沽名釣譽,粉飾包裝。」那合格的區議員應該是什麼模樣,鄭利明毋須思考便脫口而出: 「為民請命,耐心地聆聽,為市民服務。」
訪問中,他又提到,推動九龍公共圖書館重建被納入他的工作計劃。與港島圖書館相比,九龍公共圖書館幾十年來從未更新過,設施老舊,這也是導致使用率不高的原因。
在鄭利明的構思中,圖書館需要緊隨潮流,融入新元素,例如舉辦展覽、專題講座;成立兒童閱讀中心;開設供讀者休閒的咖啡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