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明:別把素肉真的當素肉

早幾日,筆者擺街站時,看到街坊劉師奶拿着一個印有某運動品牌的黑色大環保袋,於是便上前打招呼。

「你看看,我剛剛買了許多素菜」劉師奶笑容綻放,猶似執了數斤黃金一樣。

筆者正想開口時,她從掛在手臂上的環保袋中掏出一包又一包素肉,如數家珍地說: 「你看,有素鴨、素饅魚、素熱狗、素魚蛋,食素食得我很開心,而且健康一點!先前我吃淥菜,淡而無味,食到好胃悶,又食慾不振。」

「劉師奶,消委會話好多所謂素肉,根本是假的呀!還有是很高鈉呀!」筆者無奈地也要告訴她這個「殘酷真相」。

劉師奶聽後非常驚訝,並說: 「真的嗎?我豈不是前功盡廢吧!不幸中之大幸,我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吃素!」。

話說,消委日前測試35款預先包裝的素肉,當中聲稱是素雞、鴨、鵝、豬、牛、魚類等,結果發現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與實際不符。其中,有3款奶素食品則驗出蛋成分,而1款素魚蛋則驗出魚和豬的基因;換言之,有許多所謂素食原來是假的,即是說劉師奶一直是在心理上茹素,實際上卻是茹葷。

當中,消委指出,35個樣本中,有些生產商在製作過程時用了含動物成分的調味料或配料、以雞蛋白作黏合劑或生產線受動物性原料交叉污染所致,而令這些食物由素轉葷。

更令人無奈的是,許多人以為素食是健康食品,誰料,這些被測試的素肉原來並非人們所想的那回事。根據有關消委會的新聞報道,素丸樣本﹝佔6成樣本﹞的鈉質非常高,每100克含鈉645毫克至855毫克不等,不但不會令人健康,相反更令人血壓高和傷腎。

消委會亦指有關樣本並無在包裝上指明有添加防腐劑,又或無營養標籤,而且最少有一項營養成分與測試結果不符;以總脂肪含量為例,消委會測試到其中最大的誤差是本身標籤所示的8倍,真是吃得人一額汗。

試想想,如果那些因為宗教信仰而吃素的人,一經發現自己一直吃的素是假素,心理上少不免會有幾陣罪惡感。正如回教徒不慎吃了豬肉,他們便會非常不安,並會晝思夜想,想着自己如何背離了他們的阿拉,這也是同一道理而已。誠如正如消委會建議,食品製造商應從速糾正有關的食物標籤,確保食物原材料的成份,以保障素食者本身的需要。筆者甚至認為,食安中心有責任加強對食物生產商的規管和檢驗,甚至加強相關罰則,以杜絕這些騙人的標籤把買家蒙在鼓內,進食一些影響健康的食品。

何啟明:立法會議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