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為社區新增交通設施點讚

馬路如虎口,司機和途人在馬路上,須時刻保持警惕和安全,例如不要闖紅燈,保持良好的駕駛態度,原來,個別的地區人士已默默付出,向政府部門作出有關反映,爭取改善地區交通設施,為民生建設耕耘。

筆者留意到有部分較多長者使用的交通燈和行人過路線,只要把長者八達通卡在指定的交通燈輕拍,這個智能裝置便能延長行人閃動綠燈的時間,讓長者和殘疾人士有額外的時間可橫過馬路,這智能裝置的構想和應用,是一項德政,惠及有需要的市民。另一個有建樹的社區交通設施,是在很多行人路邊緣的石屎弄平,再增設小斜坡,這不顯眼的民間交通設施,卻隱藏着大智慧,方便輪椅使用者和手推嬰兒車,省卻麻煩。

此外,社區部分雙線行車的路段,也增設了安全島,成為行人過路點,既可為途人增添一份安全,減少途人不必要的冒險過路,也減短了過路距離。另外,部分馬路地上的指示標誌或因老化和損耗而褪色,及時修補可令指示更清晰,締造一個更安全的馬路環境,提升市容;高速公路也新增了指示最近港鐵站方向的指示牌,為駕駛人士和來自外區的途人大開方便之門。

地區工作須顧及最基礎貼地的民生需要,區議員須急市民所急,致力營造一個友愛和睦的鄰里社區,具建設性的民生設施才是居民最樂意見到的。

朱家健:資深時事評論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