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 「馬仔」 的馬軼超,在觀塘康樂區服務街坊逾12年。但原來他從政的經過和一些明星進入娛樂圈不無相似。初期,馬軼超一心只想協助一位欲參選區議員的朋友做地區工作,惟朋友在2007年突然放棄參選,他無心之下代為參選。
馬軼超笑言,相比起其他一早積極籌備、打算參選的社區幹事,自己落區的時間較短,加上許多前輩均參選兩次才當選,當時自己 「一take過」確是有點 「僥幸」。
話雖如此,《龍週》記者訪問馬軼超當日,下着綿綿細雨,不時有街坊到馬仔的議員辦事處避雨及閒聊,更有街坊帶來家鄉小吃互相分享。細問下,馬仔在服務康樂區的十多年來,已與街坊建立深厚感情,他們閒時均喜歡到他的辦事處聯誼。
現時,馬仔的辦事處彷彿已成了不少街坊的另一個家,馬仔在他們眼中亦非僅僅一名具親和力的區議員這麼簡單。而馬仔口中的 「僥幸」當選,也是他謙虛不自滿,默默耕耘的成果。
關注升降機問題逾11載
事實上,服務街坊一直是馬仔的抱負,他早在03年就協助別人進行地區工作。06年,他搬到功樂道居住,開始參與當區社區工作;去年搬屋也選擇 「家住本區,服務鄰居」,僅由功樂道的一端搬到功樂道的另一端。
提到康樂區這個選區,馬仔形容簡直是香港的縮影,貧富懸殊極大,「富至身家幾十億,窮至七個人住7、80呎單位皆有」。而貧富之差距也令兩個階層的訴求大相逕庭,如富豪較關注小巴班次脫班問題,基層的訴求則圍繞大廈管理及清潔,而且需要較多關懷。故馬仔平日會花大量時間家訪,以了解居民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馬軼超任內特別關注功樂道升降機及行人系統不足問題,在過去11年多番就這問題與政府部門周旋,爭取升降機可以連接功樂道至牛頭角地鐵站,方便街坊。
當局終於在2014年進行可行性研究,於2017年諮詢至今,馬軼超將許多街坊的意見向路政署反映,政府亦從善如流按意見調整方案,將原興建升降機位置從聯安街調整至花園大廈畫眉樓和玉蓮台之間。 另一方面,功樂道至康利道的升降機及行人系統也已納入政府工作計劃之中,將來功樂道和康利道樓宇將變成地鐵上蓋物業。

唯一跟進流鶯議員
馬軼超自言自己是區內唯一一名跟進流鶯的議員,曾在觀塘區議會上提出關心區內流鶯熱點資訊,竟惹來一眾議員嘩聲四起。
馬軼超解釋,不斷收到街坊投訴區內太多流鶯出沒,對居民尤其是小朋友造成滋擾,直指 「唔明點解冇人跟進,可能怕黑社會」。
但馬軼超不畏強權,直言即使收過不少恐嚇電話,恐嚇知道他的住址,也本着盡心盡力服務街坊的抱負,去信要求警方解決問題,務求還市民一個安樂的環境。

三孩之父 珍惜家庭
馬仔有三名孩子。閒談中,馬仔提到經常要參加區內法團會議和各種IT專業界別、地區社團、鄉會等活動,都會很晚回家。最近一次晚上,他出席大廈法團委員會會議,將近11時才抵家,映入眼簾的是細仔還在等他的畫面。
說到這裏,馬仔不由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形容三名子女是他工作的動力,幸好有太太悉心照顧,讓他可以放心在社區事業奔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