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灣寶麗區是一個有過百棟超過 30 年樓齡舊樓的社區。近年市區重建局在區內展開大規模的樓宇復修計劃,寶麗區的社區幹事譚振宇也成為了街坊的好幫手,組織專業的義工團隊,協助居民處理舊樓復修的煩雜事務,讓這個舊區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居住問題是香港民生的頭件大事,尤其是舊區的樓宇老化、失修問題,更長期困擾許多港人。有見及此,特首林鄭月娥於在2017年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動用30億元及20億元,夥拍市建局推行 「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2018年又推出25億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希望減慢社區的老化,改善居住環境。
協助業主處理復修事項
這幾項重大民生政策,對寶麗區的舊樓業戶們來說既喜又憂。喜的是政府主動提供資助,讓居民們可以復修舊樓,提升生活質素;憂的是復修舊樓複雜和艱巨,涉及法律、工程,以及財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亦需要處理許多申領資助的文件,一般的小業主和住客幾乎沒有能力和精力去處理,尤其是長者往往感到力不從心。
九龍社團聯會深水埗地區委員會由去年起成為市建局的地區合作夥伴,負責長沙灣的服務,而人稱阿宇的譚振宇則負責該項目的統籌工作。對於這一項工作,譚振宇可謂瞭如指掌。他接受《龍週》訪問時指出,首先要將整棟大廈的業主組織起來,讓大家先達成共識,才可以展開樓宇復修的第一步。但是,舊樓的業權分散,要把業主們都找出來,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些大廈是 『三無大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尋找業主十分困難;有些唐樓單位改為劏房,裏面的住客都不是業主。」
找到業主後,就要向業主們講解樓宇更新政策,以及業主們的權益及義務,讓他們了解樓宇復修的重要性及相關的程序。資料顯示,寶麗社區過百棟的舊樓,超過一半屬 「三無大廈」。面對這些 「三無大廈」,阿宇需要協助業主們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共商復修大廈事宜。

成立專業義工隊提供專業服務
阿宇指出,許多舊樓的業主是長者,對樓宇復修所知不多,要向他們講解清楚相關的政策、權益等問題,需要有很大的耐性, 「30年以上的舊樓,都會收到政府按強制驗樓計劃發出的維修命令,我們需要向業主們解釋收到了維修命令後要做什麼,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申領政府的資助,如何開展復修工程等。」
事實上,舊樓復修涉及十分複雜的法律、工程和財務方面的問題,需要專業人士協助。阿宇在經民聯的協助下,成立了專業義工隊,由專門的律師、工程師協助處理大廈公契、業權,以及集資、工程招標、法律合約等具體事務,同時亦有專人協助處理申領政府津貼的文書和行政工作。
復修舊樓還經常會遇到各種糾紛。阿宇舉例說: 「有一棟大廈商場佔了七成業權,而住客只佔三成業權,原本復修工程按比例分攤費用即可。但該大廈的公契卻寫明大業主須負責外牆、天台部分,故大廈的維修費用幾乎全部須由大業主負擔。由此引發糾紛,而維修工程亦一拖再拖,須由一位退休法官作義務調解。」
致力改善社區衛生
除了樓宇老化、失修,寶麗區的保安道及順寧道一帶衛生狀況長期欠佳,行人路及後巷經常出現雜物及垃圾堆積的情況,鼠患嚴重,對社區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阿宇告訴記者, 「經常有街坊投訴有 『蛇蟲鼠蟻』上到住宅,對他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他也就這問題多次向政府反映,並協助當局採取措施,改善社區的衛生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