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佛山美食

提起佛山,大部分港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黃飛鴻。其實,佛山作為廣東省第三大經濟城市,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除了盛產黃飛鴻等名人,也有許多逾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美食。以下小編循着歷史的足跡,帶大家去佛山覓食。

300年歷史的霸氣│里水壩王鴨

相傳清朝大臣李鴻章在母親80壽辰時,召集南北名廚烹調各式名菜為其母擺壽宴。當里水(佛山南海區里水鎮)一位廚師做出一道蓮王鴨上席後,大家稱讚不絕,一時雄霸全席,甚至後來慈禧太后嘗過後也不思其他美食。後來人們稱蓮王鴨為霸王鴨。

此菜的特色是把將綠豆、栗子、百合、蓮子、火腿等12種新鮮農家材料填充進鴨肚裏,經油炸後再蒸3至6小時,功夫十分繁複。

500多年番尋味│狀元及第粥

0121QC007_.jpg

廣東人愛食粥,佛山傳統美食及第粥據說與明朝佛山狀元倫文敘有關。他自幼家貧,家中以種菜賣菜維生,但孩童時他已才高八斗。有粥店老闆憐憫倫文敘,當他送菜到粥店時,老闆就把剩下的豬肉丸、豬腸粉、豬肝等煮成生滾粥免費請他食。倫文敘高中狀元後感激老闆的幫助,將此粥名為 「狀元及第粥」。

440多年的大餅│西樵大餅

0121QC002_
用麵粉製成,源自佛山南海區西樵鎮的一種民間小食。相傳是明朝嘉靖年間由南海宰相方獻夫所製。大餅色澤潔白,味道清香甜滑,入口鬆軟,是西樵人嫁娶禮餅,逢年過節必送的禮物之一。據說夏天時候就算10天放在餐桌上,大餅也不會變質。

嘉慶年代糕餅│盲公餅

0121QC001_
盲公餅是佛山傳統名點之一,相傳是由一盲人於嘉慶年代後期創製而得名,距今已有160年之久。盲公餅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豬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製而成。餅內所夾的豬肉,其製法更為美妙精巧。吃起來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譽中外。

乾隆年代小吃│大良蹦砂

清乾隆五十三年,佛山大良人梁成章於其所開的「成記」油炸店創製,後經順德李禧及後人發揚和改進,逐漸形成了 「李禧記」這個老字號。其風味獨特而為人推崇,繼而馳名中外,是遊客到佛山必爭購買的小吃。

千年不變的味道│均安蒸豬

0121QC003_
均安蒸豬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已有上千年歷史。話說,順德均安地區在宴會時會用蒸全豬的烹調方式製作 「太公分豬肉」。其做法是:將一頭重約50公斤重的豬隻,用6個小時醃製,然後放入特製的木盒蒸煮,過程中不斷用肉針在豬皮上打孔,讓多餘的豬油流出,所以豬肉吃起來肥而不膩。

169年前│大良雙皮奶

0121QC005_
雙皮奶素有廣東甜品王的美譽,用水牛奶、蛋清和白糖等混合燉製成,據說是由一位董婆婆於1850年代在佛山大良發明,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其表面有兩層薄皮,呈高脂狀,所以叫雙皮奶。雙皮奶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於廣東一帶,至今不衰。

120年前│樂平大包

0121QC006_
相傳清末年間,兵部尚書鄭紹忠覺得吃的包子太小,命廚師製作了一斤重的大包。這個包雖然大,但鬆軟可口,從此就在民間流行。樂平大包已入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個大包一般有8兩重,餡料通常包括:雞肉、五花腩、雞蛋、香菇等,大概要蒸3至4小時。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