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壁堅:通識獨立專題探究應存應廢?

早前有媒體報道,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擬將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改為學生自決參與,如不參與,其文憑試成績會封頂至第四級。坊間意見紛紜,有人認為這能減輕學生的公開考試壓,又有人認為這可能會扼殺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筆者認為,上述的意見均沒錯,但卻落入思考的誤區。因為上面的論述均只從學生角度出發,但卻忽視了通識教育科設立的原意,是「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也幫助學生聯繫不同範圍的知識,擴闊視野」,其中的關鍵,是「聯繫不同範圍的知識」。

試想想,如果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又或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不參與,那他們在哪裏能夠聯繫不同的知識。可能有人會說在課堂或是公開考試也能做到,但IES卻是一個自由的平台讓學生將所學、甚或是自學的不同知識聯繫和應用,價值應不用懷疑。

所以,當思考獨立專題探究的存廢或是如何處理的時候,必須先了解獨立專題探究在整個通識教育科中的定位,才能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評論。尤其是我們不能只單從減輕學生壓力的方向出發,又不應只針對學生的得失作探究,而是必須從整個通識教育科的規劃去檢視,才能更確切地提出更恰當的建議。

獨立專題探究不應被剔除在學生學習通識的選項之外,當然往後如何操作,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值得教育同工深究。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